对于文字,我一直有着非常崇拜和神迷的感情!即便如此,我并不迷信文字在当下现实生活中的力量,因为它毕竟是心灵的东西,属于务虚的世界。我知道,在现实面前,相对于世俗物质的坚硬与强大,文字及其背后思想的影响,无异于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
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宜轻视甚至忽略文字及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力量,它对心灵中陶冶和感化作用,对心性的潜移默化也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点,我始终相信,也将坚定不移,并终生不弃!
作为一个有着文雅书生气和信守精神家园的思考者,对于文字的期盼与信仰,也必将是贯穿生命始终的!因为,这是我——一个性情中人的心灵指向和坚守!
我是一个信守心灵的人,也是一个以书为生的人,阅读是我生活的核心,也是我精神的力量源泉。爱书,搜书,买书,藏书,读书,这一切就是我的生活。甚至为了读书,忘记了谈恋爱,也许,女人与书之间有一定的共性,所以,我不想谈俗世间的恋爱,却不舍与文字的热恋。或者说女人如书,让人始终阅读不尽,参悟不透。对我而言,人生的一大要事就是喂饱随生活和阅历不断丰厚的心灵。饱读诗书,博采众长,不断以思想的睿智和心魂的博大陶冶自己的心性,正如曾看过的一篇文章题目《阅读就是阅世》,说得真好,也许,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通过阅读来解读和领悟世界——物质的俗世与心灵的旷世。虽然,人生有涯而书海无涯,但我愿意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有限的阅读中去,读那些适合自己性情的书,读一切高贵的心灵之书,读一切人生之书。正如梁文道所说:“读好书,起码读着读着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啊!
其实,读书的选择性告诉我们,读书的本质就是阅读自己,正如王安忆在随笔《阅读的要素》中说:“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我们其实也是在读自己。”所以,每一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心灵的需要来选择性读书,读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性情的书,因此,一定程度上,一个人读书的品味就决定了他的人生品位与心灵的境界。我一直都认为,书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的深浅与质地的,因为书是最能体现精神的层次与品位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性灵的体现。所以,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一个重视人生品位的人,应该是 一个爱书和喜欢阅读的人,同样,一个喜欢文字阅读和思想追求的人,也是一个有着美妙灵动心灵的人。正如西塞罗的一句名言:“没有书籍的房间,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书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人精神的寄托,是人在现实中暂时得以获得宁静的药剂。因为,书能平息心灵在浮华的物质世界的躁动与不安,书能抚慰你在欲望之都追名逐利中的疲惫与伤痕。同样,书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以,我每到一个城市,常常是首先寻找城市的灵魂,来安抚自己的心灵!
在这样一个思想渐渐退居幕后的时代,文字越来越不被世人看重,书籍也慢慢成为了生活的一种奢侈品。在物质与欲望的挤压下,使心灵很少受到关注。在时下的社会,读书已经成为人的一种迂腐而不合时宜的标志,成了一种浪费时间而不被理解的行为。所以,文字与书,尤其是那些高贵的思想者的文字之书,束之高阁就成为它们宿命的归宿,在《喧嚣城市里的孤独》中,梁文道写到这样一个故事:“罗志华,一个结业书店老板,到了连移动电话费都付不起的地步,大年二十八独自拥挤在狭小的货仓清理藏书,被意外的书籍层层叠叠地压住,死去。几天之后,开始有臭味传出,但左邻右舍还不能确定它的来源。再过十天,才有人破门而入,发现他的遗体买在书堆之下。”这样的人,我想,一定是深受文字的诱惑的人,是为坚守心灵美好情操的人。因此,死于书堆,对于他而言,一定是最幸福的。但这样的人,为人类守住心灵之文字与思想者,却到了“到了连移动电话费都付不起的地步”之窘境,不得不使我们深思!无论如何,这并不是罗志华个人的悲哀,而是当下我们所有人的悲哀!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现实中最真实的写照,也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时代人心灵之贫瘠与干枯。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很容易就会感到罗志华是一个象征:象征我们的过去;如果不幸的话,甚至象征我们的未来。”
文字之书籍与思想之智慧的受冷落,就是我们时代生活文化沙漠化的标志,更是我们心灵日益物化与冷漠的标志。行走于生活的丛林中,常常感到人间的索然无趣与薄情寡味。因为心灵缺少了性灵文字与高贵思想的愉悦与陶冶,因为人生没有了伟大人性与渺远情怀的关注。因此,人与人之间就缺少了一种真正的沟通,本质上的理解的缺少使我们心灵之间陷入一种洪荒的孤独境界。其实,人,本质上是孤独的个体,所以需要文字的阅读,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分享,但我们没有做到,放弃了阅读,从而变得更加的孤独。而文字的世界,虽然是柔弱温情的世界,但它对于心灵而言,却是广博深远、刚烈坚硬的世界,虽然如水般有着柔情妩媚的性情,但它的潜移默化也能形成无坚不摧的伟力。
在物质主宰生活的当下时代,由文字带来的思想和精神也有与之抗衡的特性。在贯穿人生旅途的两个世界中,物质主导现实世界之欲望,思想引领精神世界之航向,二者相依相伴,和谐共处,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残缺不全的人生!而我们当下时代的人们,往往是在物质欲望主宰下日益成为其奴隶,并心安理得,安之若素。
在现实的物质社会生活中,我始终在搜寻我的同伴——心灵的知音,一个用心魂来愉悦接受文字诱惑的读书人,但很多时候,待我望眼欲穿,迎来的除了是深深的失望后没有别的,也许,正像写作者必须常常面对孤独感受永恒一样,这样永恒注定要孤寂的事业决定了阅读者的也需孤独才能感受永恒一样。
或许,正如我曾写过的:“真正的阅读,必是孤独心灵之间的阅读!是一次孤独者之间的真正理解!”
即使如此,我仍愿意与寂寞共舞,与文字相伴,与思想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