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第三节课上,老师讲到了“观察”这一概念。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看待同一个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故在此结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谈谈自己对三国的理解。若是觉得我逻辑混乱、信口雌黄、语无伦次、胡说八道,也请读者见谅,笑然接之,譬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然去而不复念也。
--题记
历史是有趣的,古典四大名著,我最爱《三国演义》,尤其钟爱杨慎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无数的英雄人物都会销匿在历史的长河中,化成那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成为时代的缩影。也许有人记得,也许有人忘却。英雄,皆以渺小开始,以伟大陨落。
我好像是乱世里的旁白,整个三国都是我的世界。我时而冷眼旁观,时而戏谑嘲讽,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观怜悯。三国里,我仿佛在不同的人身上体验着不同的人生,我感知他们的温暖与残忍,思索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但终了一日,这些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都会消失在天空最后一抹的残阳中,可高山依旧,可绿水长青。
曾经有人和我讨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她说,三国多为野史记载,故事多为虚拟,带有神话色彩,与正史有很大差异。作者易将自己的情感代入,令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被作者思想灌输的一名“傀儡”,在思想的领域里“任人宰割”。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是很赞同她的看法。我觉得可以从读书的目的来看。我们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陶冶性情,是为了在浩如烟海的书本里不断吸收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对的,我们取其精华,错的,我们去其糟粕,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
我们就像一块海绵,不断的吸取养分,不管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我们吸收的比例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块海绵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海绵也就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我们。书读的多了,人的积淀也就变得越来越浑厚。这块海绵,不断的吸收,不断的放弃,周而复始。
我们吸收的养分,可能是读完一本书一气呵成而得,也可能是读完许多本书从而融会贯通。不同的作者一定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因此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首先必须要承认这种现象的合理性。
所谓书籍,其实无所谓真实与虚假,我们可以沉浸在作者想要表达的赞颂与贬损之间,但不可以在作者塑造的人物中沉迷,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作者能够斩钉截铁的告诉所有读者,你必须按照我的想法来看,我们需要跳出书本来看本质。作者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然会有偏好。
所谓读者,并不应该唯某一个作家至上主义,而应该不断涉猎,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对待书本里的内容,应该保持一种不必当真却也不要全然不顾的态度。因为读书不是为了让人接纳某一种思想,也不是让人否定某一种思想,而是让人学会去斟酌这思想的对与错,学会去捍卫自己选择的精神力量。对了,一笑而过,不必斟酌。错了,一笑而过,无需斟酌。
正如三国里,每个人物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刘备贤德,也有人指其虚伪。曹操一代枭雄,也有人责备他奸诈。不同的人对三国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与其追究这些看法的是非,不如探讨究竟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的看法。
三国无对错,所谓对错,皆在角度。所谓真假,不必执着。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问题不在于谁真谁假,因为我们并不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真假无处寻觅,问题的关键在于而在于为什么为真,为什么为假,不断去探索,不断的追求真知,保持学习的热情,千万不要丢了兴趣,这才是重中之重。
我这倒不是劝读者看书不要带有感情色彩,否则那该多无趣。我只是希望读者的心中有一台秤,而不要去管这台称偏向何方。因为看书,不就是在戏谑中夹杂着自己的感情妄自评论,祈求知音吗?这种自我思想在读书中才最为宝贵。大胆的说出自己所欣赏的,即便是虚构,也自有其存在的道理。
总而言之,读书,可以坚持己见,但是必须承认百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者在不同的思想中,不断的碰撞,交织,摩擦,直至升华。这才是我所理解的读书,这当然也只是我的看法,是我从另外一种观察角度,以对待看法的态度来看的看法。这种看法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因为这只是我的看法,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跳出事物本身,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对错,也只是一种观察角度,这就是我的观察角度,这就是我对“观察”这一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