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
每当读起这句话时,我总是会想起那时的光影交错,像今天的万家灯火。
今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大名鼎鼎的中秋节。白天我过的很开心,但晚上才是重头戏。
“快过来,拜太阴!”“哈?”“拜太阴啊!太阴公公啊!住在月亮上的。”太阴?稀里糊涂拜了之后,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时,奶奶提着小板凳走过来了:“在干什么呢?”
“奶奶,这太阴公公是什么啊?”赶紧拉住奶奶的衣角,我问道。
“哦,太阴啊。”奶奶慢腾腾道“她是掌控月亮的星君,住在月亮上的,所以每当中秋节,我们就要拜祭太阴了。”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这时,我爸爸走了过来:“你也给大家讲个故事呗。”
”好呀。”我欣然接受“今天我要讲的是吴刚伐桂的故事。吴刚,是西河人,他修仙三年,但炎帝孙子伯陵趁吴刚离家时给他戴了绿帽(好可怜)吴刚回来,发现了此事,一怒之下杀了伯陵,炎帝为此震怒,把吴刚发配到月亮上,命他砍伐永生之书——月桂。于是吴刚砍了一年又一年,但在每年的今天,月桂树上都会掉一片金叶子,掉在最勤劳的人家上,令人富足长安。”
“喂?你们到底有没有听我说?”我对着热闹的人影大喊。
“哎呀,过来吃月饼,点蜡烛啦,喊什么喊。”妈妈走过来,道。
行行行。我无奈点头,虽然没有听完我的故事,但是这样似乎也不错。
“喂喂喂,别抢我的芋头!”“行了,这个月饼给你”......
如此情景,不是宋代灯火,胜似宋代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