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新书——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了几页后,觉得好难懂,只好摘录了一些笔记。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成人而言,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自我认识和用理性进行自我指导的问题;对儿童而言,教育问题也是如此。
2.个体心理学特别注重儿童的心理,既因为儿童的心理本身很重要,也因为我们能借助儿童的心理去认识成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与其他心理学方法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学不存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脱节。个体心理学专注于人格的统一性,并研究人格在努力追求自身发展和表达时所展现的动力。
3.个体心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它的理论学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个体心理学理论,个体的行为是由统一的人格驱动和指导的,因此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4.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充满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从出生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美和优越。这种追求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目标,且无时不在。它反映出人类独特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主宰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它甚至主宰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维并不是客观的,而是按照已经形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而进行的主观思考。
5.个体的追求或实现目标的活动构建了个体人格,同时也假设了个体身上存在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那就是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激发了儿童的想象,促使他们试图改善处境来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境况的改善会减弱一个人的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心理补偿。
关于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两者会大大提高犯错误的可能性。自卑感可能会促使个体去实现目标,但也可能导致个体只是单纯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扩大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自卑感也可能给人带来巨大的不幸,以至于克服它的唯一方法是发展心理补偿的特性,这些特性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对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且无法避免的。
6.例如,有三种类型的儿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补偿性的心理特征: 生来体质衰弱或有天生器官缺陷的儿童、从小被严厉对待或没有感受过父母关爱的儿童,以及被过度骄纵的儿童。
7.每个人对于个人的三个基本问题和社会生活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问题的态度更能显示出他的真实自我。
第一个问题是社会关系,也表现为一种特定的任务,即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个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什么?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个体想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也就是个体希望在社会的劳动分工中承担哪些部分。
由于人类被分为两种性别,这就产生了第三个基本问题——我对异性的立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样不是一件私人、主观的事情,而必须按照这种关系内在的客观逻辑来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一个典型的因人而异的观念问题,这是错误的。只有仔细思考所有与两性关系相关的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人格的缺陷在一程度上体现为无法正确解决爱情和婚姻的问题。同样,我们可以从人格的缺陷出发,来解释此人错误应对两性问题的诸多有害后果。
因此,从一个人回答以上三个基本问题的方式,我们就能发现他的总体生活风格和特定目标。
8.最后我们还可以说,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内心深处怀有一种社会理想,如果有人背离了社会标准,就是背离了他内在的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