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其四大悲剧之一,读来令人绝望心碎。“说出感觉,而非于理当说之言”。发自真心的言语来自人类高贵的同情本能,那些顺应情景说出的冠冕堂皇之言可能是抹了蜜汁的毒药,听起来却如此耳顺。人是多么容易被蜜语甜言蛊惑。
《李尔王》简单说来是老国王要退位,把国土分为三份,下定决心“卸下统治的权力,摆脱一切烦恼和公务,交托给年富力强的,自己轻松爬向死亡”,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以至于最后害死了三个女儿,自己也心碎绝望而死。可见人的责任是伴随终身的,活着的每一天都不能摆脱自身必须要负担的责任。
而来决定谁取得领土多少的权力却是来自荒谬的“让朕知道你们当中谁最爱朕”,三个女儿需要在公众场合中表达自己出自己的爱。他最爱的小女儿却缺少公众场合表达爱的能力,其实是“何其不幸,无法把自己的心塞进嘴里。我爱王上(这里指自己的国王父亲)是照着本分,不多也不少。”可是这“恰如其分”的爱,这真诚的表达换来的却是国王父亲的暴怒,以致于被剥夺了财产和继承权,一文不名嫁给了法兰西国王。连带把忠心耿耿的大臣肯特也放逐了。美丽的谎言总是披着魅惑人心的外衣。这让我想到了《红楼梦》里的贾母,虽然王熙凤能言善辩,但是她同样疼爱不善言语的儿媳妇。可见她是懂得人的爱不能仅靠言语来表达的。有时不懂言语表达的人可能爱得更真诚更热烈,只是会嘴上功夫的人可能缺少了内心的真诚。只是这个道理李尔王是不懂的。
两个口是心非忘恩负义的姐姐凭借口是心非的油嘴滑舌,凭借美丽的辞藻和华丽言语就取得了领土和财富。她们说,“确信自己的爱胜过口舌”,实际上等待权力到手,她们非但不肯照料李尔王和他的一百个骑兵,还让自己的家仆作践自己的亲生父亲。可见人一旦权力旁落已经失去了议价的最基本能力,简直连丧家之犬还不如。所以在暴风雨之夜老国王发疯了,冲进冒风雨中发出了最痛彻心扉的控诉。充满悔恨自责。小女儿组织军队来救岂料兵败被杀,李尔王也伤心而死。一切都迟了。
情节如此,但解读绝对没有表面简单。参考当时的政治背景,《李尔王》写于詹姆斯国王兼摄英格兰及苏格兰两国王位不久之后,并曾在白厅献演于御前。主题是由君权神授的国王可以任意放弃自己的角色吗?因此这也可以看作一部政治讽谕剧。正如老子所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辎重是军队的总称,也是国家权力的根本保证。枪杆子里出政权,这都是历史的前车之鉴。作为一个万乘之主,最忌讳的是以身轻天下。而李尔王的悲剧就在于其性格缺陷:缺少“持重之心”,缺少自知之明,年老昏聩,轻信鲁莽,冲动易怒,暴躁任性,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失误。并且释放了自己的权力,让自己成为刀俎上的鱼肉被任人宰割。
曾经高高在上的君位蒙蔽了他的双眼。所以在落难时它才发出了“赤条条的可怜人啊,不论你们在哪里,碰到这无情的狂风暴雨不停歇,凭着你们上无片瓦的脑袋、饥饿的肚皮、窟窿百出的褴褛衣裳,如何抵挡这般天候?”的痛苦反省,他才意识到民间的疾苦,也认识到财富地位对自己的蒙蔽,“我从来没有关心到这个!奢侈的人,去治病吧;裸露身子来体会穷人的感觉,好甩掉你多余的给他们,显得上天还有一些公道”。可是这些都是在极端环境下产生的感悟,有些阶级性的东西是永远没有感同身受这一说的。这就跟饥民挨饿没米吃反问怎么不吃肉一样荒唐可笑。不过也许是莎翁为了说明君主要关心民间疾苦的潜台词?
放弃权力,尤其是君主的权力的放弃一定会引来杀身之祸。这在中外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亲情和政治从来就不可混为一谈。分不清界限的人往往会成为制度的牺牲品。从这个角度上看,李尔王也是死于权力的界限把握不清,死于制度本身的缺陷。
联系实际生活,有的子女不孝除了道德缺陷,另外一个也是失去了物质依托和利用价值。这是人性的丑恶冷酷之处。这也是有的父母迟迟不肯交出家里财政大权的原因。人在任何时候都得保证自己有价值,这就是生存之艰,谁也无法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