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谈论着一个问题,医患关系为什么这样恶劣?每个人都在发表着自己的观念,或多或少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在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似乎每个人有着被伤害的经历,都是受害者。不能说谁对谁错,感觉人人都是受害者。
我是一位医务工作者,从事这职业二十年左右,要说工作中没有一点委屈是不可能的。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只要是职场中人谁没有受过委屈吃过苦,所谓“干一行怨一行”这样的道理放诸四海之内都说得通。
不过,平心而论,经历了这么多年工作生涯,反思医学,觉得如今的医患关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存在。
医者把病人想得太聪明。
至今还记得这样病例,一位病人考虑是盆腔疾病需要憋尿查B超,值班医生告诉病人让他将小便留着,到时来检查,这样的说法在临床是正常的。结果想像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早晨正在交班时,病人捧着满满一痰盂小便来检查,全体医护人员无语。
还有位医生从门诊初调到病房,某天值班,有位病人发烧需要用药退烧。翻看该病人之前的医嘱都是用消炎痛栓外用塞肛的,就亲自将药送到病人床头,也问了病人是否需要帮忙,病人回答说自己可以,结果半小时后护士复测体温,体温没降,再一问病人说药已吃了,吓得立即汇报护士长主任。这种情况下似乎不能说病人笨,只能批评医生工作不负责。
从前瓶装的药里面有干燥剂,这是很正常的事,很多食物里其实也有,结果在临床上就遇到过病人将干燥剂当药吃了。有时候,医者认为很简单的事情结果病人就不知道。所以,双方都觉得无辜。有的病人你说多了,他会说你轻视他无知;不多说吧,他恰好不懂,结果出事了。这其间如何拿捏还真是需要技术含量。
病人将医者想得太神圣。
老实说这么多年工作经历也炼就了火眼金眼,但凡病人一开口,基本也就知道对方有什么需求。不是说有多厉害,实在是“吃一堑长一智”。其实病人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盲从型。这种病人到了医院智商就变为零,别管他得病之前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到了医院一切都希望医护人员给予照顾,甚至连喝水怎么喝,喝多少都要一一教起。不信,到辅助科室走一下就会明白。这样的病人事无巨细都要交待清楚,不能怕麻烦。一类主见型。这种病人无论你说什么,他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说法。不必和他争论,一定要尊重而非计较,必要时直接征求他意见,然后加以补充。当然这只能针对病情不重的病人,不能怕丢人。其实彼此只要开心,多做就多做些,少做就少做点。没必要计较太多。
医者非养生典范
在病人眼里,医者就是神,可以解除病痛,似乎无所不知。既然这样医者应该不会生病,而且懂得保养,更是长命百岁。事实上,医者从来都是“思想上巨人,行动上侏儒”。每天苦口婆心告诫病人要生活有规律,有保持情绪平稳,要多运动多喝水。实际上医者自己生活从来没有规律,每天起早带晚还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因为生病从来都不是按时的,天灾人祸随时随地就会来,疾病也是无时无刻在发生。不是这个病人疼了就是那个病人痛了,医者要像超人一样随时随地出现在病人面前。既然从事这个职业就得付出与之相应的代价,因为生命是世上最宝贵的,容不得半点错。所以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如履薄冰,这样的情绪之下,生活质量可想而知。至于说到多运动多喝水,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难的,每天吃喝拉撒都没有个准点,还谈什么多运动多喝水。
这样说来,看上去前途是一片黑暗,似乎无路可走。其实也不是这样的。
有句话很俗,世上没有买不到的东西。我很认同,人心,人的感情都是可以买得到的,只不过,这买,不是用金钱,而是用诚意。若是心里真的装有病人,相信病人也投之以尊重。就如同病人,若是真的相信医者,医者也一定会报以全力以赴。
疾病很多时候源于内心,然后才外发于表。而医者父母心,就如同不是每个做父母的都能找到对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请一定要相信,医者本心都是希望治好患者的。
"n",��SU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