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近代史中,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的人物有很多,曾国藩也是其中的一员。奇怪的是,曾氏的功劳虽大,但并不是最大,也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要学习曾国藩”的呼声却非常高,以致于我这个号称爱读书的人,没看曾国藩之前总是觉得心虚。
以前,每当提到曾国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古文的家书和日记,这也太枯燥了吧。而这几日我读唐浩明的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却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1、有趣
这个有趣不是说曾国藩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而是看别人的日记很有趣,满足了我低级趣味的八卦心理。必须要说,用有趣形容曾国藩的灵魂,是不恰当的。有趣的灵魂固然可贵,但可以超凡入圣的灵魂更加珍稀。唐浩明说曾国藩超凡入圣,我深以为然。
曾国藩是一个耿直和脾气火爆的人,他刚开始带兵打仗时,经常和其他官员发生争执,对皇帝都不客气;而在为父丁忧后,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曾国藩在日记深刻反省自己的缺点,比如戒烟失败、好色、脾气爆走、傲慢、虚伪等等,甚至梦中的丑事都要对应一下现实进行自我批判。这样不断自我反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格局,从而脱胎换骨。
如此近距离地观看一代名臣的内心活动,难道不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吗?
曾国藩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的七情六欲,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他却能战胜自己的缺点,这便是他超凡入圣之处。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读书探索这个秘密,实在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2、成长
曾国藩的《求阙斋日记》是晚清四大著名日记之一。唐浩明在其中挑选了三百多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共八大类。前三类关于个人成长的日记就占了全书的50%。这些内容,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京师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德高望重的老师。就这样在“师友挟持”之下,曾氏开始了一段不平常的修身岁月。士人修身,以日课(即日记)为监督,并且日记在师友之间互相传阅。
这日课说起来,和我们今天的复盘是一样的。曾氏被“师友挟持”,读起来有满满的幸福感。这么一对比,我们在牛人社群被“挟持”写复盘,同样也是满满的幸福。好吧,赶快认真写复盘去吧。
曾国藩是一个真诚、不留退路、发誓要跟自身毛病血战到底的志士。他亮出灵魂深处的阴暗,他痛骂自己,他说“不为圣贤,即为禽兽”,他取字号为涤生(涤旧生新之意),这都表明了他要改变的决心。可以说早期在翰林院修身的这段经历,让曾国藩受益终生。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复盘,那么来看一看曾国藩的日记就能明白了。在日记中,曾国藩还记录了自己在修身、悟道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宝贵经验。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超凡入圣,最大的秘诀就是修身——修圣贤之身,悟道——悟日用之道。这也是我们现在牛人进化营所做的主要功课,通过复盘不断地反省自身、涤旧生新;通过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剖析人生经历,领悟其中所启示的方法、途径等。这也是我们学习曾国藩的最大价值之一。
3、家风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曾氏家族却在至少五世之中人才辈出,家风良好且绵延长久,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曾氏良好家风的创建,曾国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
001、严于学业
曾国藩常年来坚持读书、写字,用功不缀。他的身体力行,给家中的人做了极好的榜样。他的长子曾纪泽耳濡目染,四五岁时,就爱上书法,最终成为晚清的书法名家。曾在家书中也经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督促家人认真学习。这告诉我们,只有父母们以身作则,真心地爱学习,才能在家中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002、严于德性
尽管曾氏对子弟的学业要求严格,但曾氏对子弟的要求,更严格的是他们的做人,即良好的道德和品性的灌输与培植。
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向曾氏学习。很多人把学业看得太重,把做人看得又太轻,以致于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儿。其实,道德和品性的培植,远远重要于学识。我们必须在做人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地下功夫。
003、去掉依恃
富贵人家的子弟多不成器,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有所依恃,二是性情骄纵。自小在优厚环境中长大,听惯赞美之词,自以为了不起;习惯于别人百般呵护顺从,不知克己自律。去掉依恃,严于德性,这就是曾氏治家的要诀。
曾氏之远见,非常人能及。反观如今的父母,很多人却恨不得将世界上所有最好的一切都捧在孩子面前,如此爱到后来大都变成了害。我们养孩子,不妨穷养一些,去骄奢和享受,多一些体察和体验,让孩子养成克制和自律的习惯。
以上是我的一些读书心得,若想看到更多更精彩的内容,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书中一探究竟了。
曾国藩的日记,是一道硬菜,自己啃肯定消化不良。而唐浩明对曾国藩和晚清的历史都做过非常深入地研究,经过他的评点,曾氏日记就变成了容易消化、味道鲜美的好菜。据说他还写过一个长篇小说《曾国藩》,我简直要忍不住立刻买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