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卡通版《美女与野兽》就只是觉得,美女爱上了野兽,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现在看艾玛演的真人版电影《美女与野兽》,其实影片中所有的人物,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几种人格部分,美女就是我们内心的爱,野兽就是内在那个需要被爱的“坏孩子”,内心不被接纳承认的,丑陋到几乎会吓死自己的那部分,加斯顿就是我们自恋的那部分,他一心要杀掉野兽,就像我们自恋的部分无法接受自己是有缺点的,要杀掉自己内心的心魔来达到完美,其实这是一种精神洁癖,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父亲莫里斯就像我们内心想要保护自己的那部分,怕自己受伤害,村民们就是我们慌乱恐惧虚幻的那一面。
野兽还是人形王子时,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过世了,由思想扭曲的父亲抚养教育长大,也因此心灵扭曲,成长为一个势力、狂妄自大的人。后来女巫为了惩罚他,把他变成了野兽,(这具野兽的皮囊就像是我们憎恨、势力、霸道、凶狠而又暴力的那一面。)城堡里的其他人也都施了魔法变成了家具。女巫留下一朵玫瑰,如果玫瑰最后一瓣花瓣落下,整个城堡的人永远都无法回到原形,贝儿的父亲因为承诺要送贝儿玫瑰,进了城堡想拿走那多玫瑰,不知情的他以为那就是一朵玫瑰而已,而触怒了野兽,贝儿为了替代父亲被关押,让野兽放走了父亲。刚开始野兽要求贝儿和他共进早餐,贝儿拒绝了,野兽暴怒扬言要饿死她,其实他的暴怒是不被接纳的暴怒,没有人愿意与他一起吃饭的自卑无助的暴怒,从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他的渴望,贝儿从开始的想逃跑到最后留下,或者是从野兽带她去图书馆开始,她慢慢发现野兽可爱的一面,他有才华,有忧伤,野兽有一本神奇的书,他问她你想去哪就看着那个地方,想着那个地方,就能到达,然后他们一起去到贝儿父母以前住过的巴黎的一个小屋,残缺的画纸,还有医学用具,让她知道妈妈死的原因,这是爸爸都不肯告诉她的,妈妈是瘟疫死的,怕传染给她和父亲,在她弥留之际要求父亲带着贝儿离开,父亲带着伤痛和内疚带着贝儿离开,父亲一直想念着母亲,思念又愧疚,可能怕把这种愧疚带给贝儿,而没有告诉她,当真相揭开,贝儿也有能力承受,她跟父亲说我去过那个地方,我知道妈妈是怎么死的。
因为贝儿(美女)的看见,接纳,野兽慢慢变得柔软,懂得了爱,贝儿的关怀和悦纳的眼神就像母爱的注入给了他能量,也开始把爱存于心中,因为他终于懂得了爱,所以他愿意放贝儿走,去找她思念的父亲,所谓的忍痛割爱,就是明白让你去做你想做的,就算你不在我身边,也早住进我心里的爱的真谛。
村民们知道森林深处有野兽后,都拿着火把气势汹汹的要去把野兽杀了, 说它会吃了我们的孩子会毁了我们村庄, 而这些只不过都是村民自身的恐惧和妄想,野兽根本也不会去伤害到村子里的人,这多像,我们极力要毁灭自身邪恶的那部分,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又神经又分裂。而其实这只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恐惧,是虚幻不真实的,自恋的加斯顿对着野兽开了几枪,自己也因为桥梁的坍塌而丧命,玫瑰落下最后一瓣花瓣,野兽死了,贝儿伤心痛哭,她的眼泪掉落在野兽身上:“我爱你,我爱你,你醒过来!”她几乎崩溃,所有的所有,桌子,茶杯这些会说话的家具,也都暗淡没有了生命力。最后女巫出现,让玫瑰花瓣再现生机,王子变回人形,贝儿(美女)看着王子的眼神,那样熟悉又亲切眼神,是的,是你,我知道是你。他们拥抱在一起。就像我们的人格终于整合,得到治愈。家具们也都变成了原来的人形,集体复活,野兽变成了英俊的王子,王国又生机盎然。重逢的人们欢呼雀跃,为自由的灵魂起舞。
迪斯尼的几部电影无不在说明这个道理,人格的整合有多重要,《睡美人》凶狠的妈妈和温柔的妈妈其实是同一个人;《白雪公主》里那个邪恶的皇后其实就是白雪公主的亲生妈妈,只是为了不显得故事残酷,而童话化了,以及现在的《美女与野兽》也是在讲,个人的整合,如果你无法接受你坏的部分,那么你好的部分也会变态掉,成为一个残缺的人,我们的生命不是要追求完美,而是要追求完整,悦纳那些认为不好的部分,因为那也是你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不需要培养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似乎看着很好,很好管教,但是却是把孩子给物化了,一个独立的人,就是会有不同,人有自己的独特性,改造得来的大多是没有灵魂的,孩子好管给大人带来方便,这是很多大人自私的一面,但是却不是孩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