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20学前本 王孟宁
今天五月二十号,室友和男朋友约会回来。卸妆时她边哼着歌边和我们分享今天的细节,其实我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他俩的合影,只能说甜蜜得让人猛吃几大把狗粮。隔壁宿舍的同学刚好来我们这儿借书。她也陪着听了一会儿,然后不屑地开口:“你们情侣累不累啊,一天到晚过这个节那个节的,这都是消费主义的陷阱你知道么?”空气忽然安静了下来,她在这样尴尬的氛围里扬长而去,只留下我们四个面面相觑。舍友好像没受影响那样,把带回来的花插进了桌上的花瓶里:“她也太少见多怪了,没听说过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么?”这个插曲就这么过去了,但其实刷一刷朋友圈,除了秀恩爱的动态外,第二多的就是批判大家过节秀恩爱的。有些人好像觉得会把谐音当回事,会把普普通通的周五看得很重要的情侣都是傻子,都上了商家的当。我以前也曾有过自己绝对不要跟风的想法,但在真正投入一段恋爱之后我突然发现,我会这么乐此不疲地过这种节日并不是我真的觉得这一天很重要。而是我想借这个有趣的说法,向对方表达爱意罢了。我有个朋友和暧昧对象聊了很久的天,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告白的机会。他觉得随随便便挑一天是对感情的不尊重,而且贸贸然提出交往的话,可能对方也会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在他苦思冥想时,刚好就看到了“2022年2月2日的数字组合里全是爱你”这个概念,因为上了热搜所以也引起了很多讨论,几乎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小型情人节。男生立刻下定决心,约了对方2月2日出来吃饭看电影。他们绕着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就在宿舍快熄灯的时候,他终于把那句“我们要不要交往试试看”说出了口。女生当时就乐得不行:“我还在想你到底要憋到什么时候才说呢。”你看,这似乎是2月普通的一天,可当两个心怀爱意的人靠近时,暧昧的概念会成为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助推剂,然后让这份普通变得浪漫起来。我们都说爱情需要仪式感,可仪式感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在某个日常的细节中赋予爱情的意义,然后再把它当成了不起的大事那样共同去体验。有些情侣在交往中很难向对方直白地表示喜欢,这些特别的日子也成了一个情绪的出口,因为我们可以理所应当地在这一天里坠入爱河。不要觉得这样的粉红泡泡太过夸张,这是恋爱,恋爱里就是需要一点不真实的滤镜。我当然明白,大家在批判这些节日的时候,其实是讨厌商家逮着劲引导消费,讨厌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借着机会骗老实人的钱。但我们应该去抵制不良的个体现象,而不是抵制一切浪漫的概念。更何况,很多情侣过节的时候也并不需要昂贵的鲜花和料理。大家可能就是普普通通吃了顿便饭,也没有交换什么礼物,两个人看着夜色数星星就已经是他们期待已久的约会了。情侣们其实也心知肚明这种节日是人为的、很无聊,只是他们仍然想装傻见一见对方而已。如果你不想过节也没关系,但我还是觉得我们可以尽量宽容地对待需要这些的瞬间的人,不必太过偏激地打破这个充斥着爱意的夜晚。你可以觉得他们都是笨蛋,可在陷入爱情的时候,没有人有底气说自己可以永远做个清醒的聪明人。因为太聪明的人不适合谈爱,而浪漫只属于愿意被骗的小傻瓜。今天是5月20号,如果有对象的话,那就祝你过节快乐。如果没有希望你明年可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