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能感受到最真实的体验就是感官带来的体验,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与听觉,一般来说我们默认,感官体验是对外界世界的真实反馈,比如我的视觉体验就好像是一台照相机,对外界拍摄了一个静态照片。我们相信视觉体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获取真实,但是真的如此吗?
一、感官体验不是对外界的真实反馈
《眼见非实》是一个TED演讲,主要介绍的内容是研究人员发现感官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动物获取真实,而是为了提升动物的适应性,适应性是一种能够让动物在环境中生存下来的特性。也就是说,感官世界的最大作用是掩盖真实的世界,让动物能在其帮助下生存繁衍。
他们的实验得出一个结论,无法看见真实但是具有适应性的动物总能生存下来,而能看见真实但没有适应性的动物往往无法存活。根据进化论,一路留下来的,并不是能看见真实的感官系统,而是能提高适应性的感官系统,哪怕损失了真实也无所谓。
说一个极端一点的案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有幻视、幻听的症状,这些症状就和正常人所看见、听见的事情一样真实。《美丽心灵》的男主角,在自己的世界中创造了三个人,这三个人的真实性就与现实中的人一模一样,导致他一直以为这三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事实上只有他自己能看见他们。
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与嗅觉并不是对外界现实的真实反馈,而是为了让自我能生存繁衍的必要工具。
二、感官体验是与意识有关的过程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与嗅觉能够带给我最真实的感官体验,这些感官体验是外界与意识联合创造的,并且意识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那么就不会产生感官体验。
听觉
问题
如果森林中有一棵树倒下了,没有人在场,那么这棵树倒下时会发出声音吗?
声音产生的过程
这是一个禅宗公案。现在用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
树干与树枝倒下的时候会撞击地面,让周围的空气产生波动;对某种介质(空气、水、钢铁)进行干扰,产生的波就是声音。
波向外扩散,像是一阵微弱而迅速传播的风,风本身并不具有声音。
如果没有耳与脑的参与,以上的情况仍旧会发生。
让一个人(耳朵)进入现场,风吹到身上,鼓膜产生震动,刺激神经把电信号送到脑的一个区域中,产生对声音的认知。
只有当风的频率在每秒20-20000次之间,人的神经系统才会转化为声音,比如每秒钟15次频率的风,也是一阵空气脉冲,但是无法让人产生声音体验。
必要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产生声音的必要条件有三个,一是波动,二是介质,三是人的耳朵与大脑(听觉系统)
回答问题
现在来尝试回答一下上述的公案。
如果森林中有一棵树倒下了,没有人在场,那么这棵树倒下时会发出声音吗?
答:不会,只会有空气的脉冲波
但这个不是结束,空气的脉冲波是什么呢?是一种触觉体验。
触觉
问题
再提出一个与上述相似的思考问题:如果在没有人触碰的情况下,树的外表还是坚硬的吗?
触觉产生的过程
同样来分析一下触觉产生的过程:
树的外壳上是原子,这些原子都带有负电子,我的手上也如此,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些电子之间互相排斥
我的皮肤会将这种排斥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创造出树的外表非常坚硬的触觉,并在大脑中放大这种体验,让我感觉到
必要条件
产生触觉必不可少的条件:树表面的原子,生命体表面的原子,生命体触觉与大脑
回答问题
在没有人触碰的情况下,树的外表并不是坚硬的;坚硬不是树外表的固有属性,而是外界与意识联合起来,共同创造的感觉。
视觉
问题
问题:在没有人观察的情况,蜡烛燃烧带来的火焰光,是固有的颜色吗?
光产生的过程
光源(所有的光源都一样)发射光子或电磁能的微小波包,每一个波包都是由电与磁的脉冲构成
电磁的瞬间表现,就是光的本质
但是电磁波本身都不可见,没有固有的颜色属性;蜡烛的光也没有固有的颜色属性
以上即使没有眼睛参与的过程,仍旧会发生,不会产生有颜色的光,只会产生电磁波,其没有颜色属性
现在加入人的视觉神经系统,电磁波冲击人的视网膜,如果电磁波的波长正好在人类可见光的范围中,那么电磁波释放的能量就对视网膜上细胞产生刺激。
视网膜上锥体细胞对脑神经元发射电子脉冲,然后大脑其他部分开始运作,最终产生视觉,看见蜡烛上有黄色的光。
对其他的生物做同样的刺激,但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动物会有灰色的感觉,有的则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必要条件
首先是光源,其次是电磁波(必须是人眼可见的波长),最后是人的视觉神经系统
回答问题
在没有人观察的情况下,蜡烛燃烧会产生电磁波,但是不会产生黄色的光。黄色的光,不是一种固有属性。
必须是有意识进行参与,才会产生出光。
我们感觉到的真实,是与意识有关的过程。
如果没有意识参与,声音不存在。只是一阵风。
如果没有意识参与,坚硬的触觉不存在。只是互相排斥力的作用。
如果没有意识参与,光的颜色也不存在,视觉中的一切都不存在。只是电磁波。
三 哥本哈根的猜想
其实上面的描述可以再向延伸一下,还是那个禅宗公案:如果森林中有一棵树倒下了,没人在场,这棵树倒下时会发出声音吗?
因为没有人在场,没有听觉系统,就不会产生声音,但是会产生一阵风(脉冲);注意了,所谓的风也是必须依靠触觉系统才能感知到,如果没有人在场,那么风也不存在;再往深想一想,如果没有人在场,那棵树还存在吗?那片森林还存在吗?都不存在。
爱因斯坦曾经问自己的好友,你相信“我不看着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存在了吗?”
说这话的时候,他想反对哥本哈根的猜想。
对于微观粒子而言,同时存在波与粒子的两种特性,也就是波粒二象性。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曾经做过一个猜想:粒子性与波动性同时存在,但是无法被同时观测到。如果对一个粒子的路径进行观察,那么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干涉条纹就会消失。
这个实验在之后被科学家们做了出来,结果真如费曼的预料。
在光子通过双缝之前,摆上摄像机与探测仪器,来探测光子到底通过了哪条缝。但是实验结果令人震惊:不打开探测仪就出现干涉条纹;一旦打开探测仪,干涉条纹就消失了。
就好像光子知道探测器有没有打开一样,如果你看我,那么我就变成粒子,乖乖找个缝钻过去;如果你不看我,我就变成波,同时穿过两条缝,形成干涉条纹。
屡试不爽。
哥本哈根派给出的解释:当探测器打开时,粒子进入双缝之前就被意识观察到,波函数坍缩,粒子失去了两者可以选择的的自由,提前坍缩为粒子,从一个缝中穿过;如果探测器没有打开,那么粒子就仍旧处于波函数发散的状态,此时它并不是占据空间与时间的实体,而是处于概率的波动中,既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以此状态透过双缝,产生干涉条纹。
意识的介入与否会改变粒子的表现形式。在意识介入之前,并不存在真正的粒子,只有在意识介入之后,粒子才坍缩为一种现实的存在。没有什么是真实的,除非被观测到。
宏观世界目前还不受此影响,但是已经有实验研究到分子级别的情况。
四 总结
感官体验不是对外界世界的真实反馈,更像是对外界世界进行加工塑造。重塑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可以生存与繁衍,不是为了看清真实。
感官体验必须有意识的参与,并且意识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无意识则无感官体验。
在微观世界中,意识的介入与否会影响粒子的表现形式,意识介入之前,粒子并不真的存在,只有意识介入时,波函数坍缩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