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好美的一句话,就这样被一句话俘获了心,于是买下它并阅读它。读完后偶然得知,这句很美的、很具有生命里的话出自《圣经·诗篇》,有两种意义: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
2.主要内容
在开始讲主要内容前,我要小小地为这本书辩白一下。许多人因其畅销程度及书的名字,简单地将这本书划归为成功学畅销书,其实并不尽然。如果是一般教育类畅销书的故事,在困局之后,便是如何如何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勤奋学习考上大学,然后逐渐与原生家庭剥离,再在这个过程中一路过关斩将从剑桥大学哲学硕士成为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其中还必然附带能让人打鸡血的励志格言和学习方法。然而这就不叫《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而应该叫《山区女孩的风雨剑桥梦之我在凌晨四点半》。因而当一个人真正沉下心去读这本书,他才能真正懂得这本书。
作者塔拉的家庭极少有人能想象,不上学、不就医,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她爸爸不允许家里的小孩上学,全家依靠收集废料厂里的破铜、烂铁生活;她的父亲偏执、暴躁、受迫害妄想、控制欲强、精神障碍;她的哥哥恐怖、暴力、蛮横,甚至对作者进行生命威胁。
塔拉的人生曾经不由她选择,一切仅因父亲的奇怪信念:学校是洗脑,送子女上学便是将他们交给恶魔。 父亲偏执狂热,母亲顺从隐忍,这个家庭渐渐偏离主流太远,灾难如影随形。一家人伤痕累累,瘀青、擦伤、车祸、坠落、脑震荡、腿着火、头开花,但他们仅靠母亲收效甚微的草药治疗,将体会苦难视为一种赐福。 令人难以想象,这一切戏剧性事件就在我们的现代社会真实地上演。
塔拉进入青春期后,父辈的声音逐渐在她心中开始动摇。她觉醒,逃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17岁的塔拉第一次迈进学校的大门,通过自学考取了杨百翰大学。后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她带上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正如她所说:那是教育给她带来的新世界,那是她生命的无限可能。
3.感悟
没有哪一句话能比马克吐温这句更能概括——“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中描写的,是塔拉的真实经历,她将自己曾经腐烂流脓的心一层层剥开,捅破那层遮羞的纸张,将许多不堪的荒诞展现在世人拥挤的路上。
这正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动人之处,那些奇怪的轶事,那些闪耀的标签,从来不能真正打动我们,触动我们但恰恰是平凡又复杂的真实。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学习什么成功学的经验,例如怎样成功地考研考博走上人生巅峰,世俗的成功并不能强加于此。塔拉给了我一种我一直在寻找的、真实可感的勇气。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你来自何方不容忘记,你飞得更高你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你要飞往哪一座山,哪一座山属于你?无论飞往哪里亦或是飞回去,这都取决于自己,仅仅取决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