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以上场景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哭。内心就像被刀子扎了一样一遍遍的问自己“为什么我就说不到对方的心坎里去呢?”
事实上当人在进行沟通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很容易让沟通的内容产生偏离,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将自己的话语一大堆的灌输给对方又会让听众产生逆反心理,抗拒你所讲的所有内容。
不过小伙伴们别忧伤,《高效演讲》这本书能教会我们方法在沟通前设定出清晰的谈话目标。让话语不再偏离预设的沟通轨道,让话语句句直击对方内心深处得到想要的沟通结果。
大三时,我决定不再去上那些必修课。相反,我翻看了课程目录,挑选了那些听起来最有意思的人类学、社会学、戏剧、英语、新闻和媒体的所有课程。我写了一个学位说明(叫做“表演中的文化信念”),将我选择的所有课程都联系起来。然后,我去见人文系主任。
“假如你能签署这页纸,允许我修完纸上列出的这些课以完成学业,我向您保证,今后再也不会麻烦您了。您再也不会看到我,而我再也不来找您问问题了。这是您最后一次见我了。”
“你真能做到吗?他问,“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我发誓。”我说。
他在纸上签了字。两年后,我完成了纸上列出的所有我自选的学位必修课程,毕业了。结果,我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能将所学运用于实践的人之一。我发现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都可以运用它。通过此事,我也明白了:如果你明确地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获得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上面这段文字摘自《高效演讲》40页。原文拆页中的主人公通过在沟通前设定出清晰的谈话目标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想要设定出清晰的谈话目标到底应该怎么做?大家先听我讲一个王校长的故事……
某区今年新办了一所第十六小学。新学期的第一次例会,王校长做了精心的准备,一开场他就鼓舞大家“我们这个学校是新办的,没有历史,但我们的老师可以一同书写历史”。校长的雄心壮志的鼓舞算清晰的谈话目标吗?不算,因为“一同书写历史”太过抽象,而清晰的谈话目标包含谈话者想要的结果是具体的、可实现的。
紧接着校长拿起他厚厚的演讲稿,从校园资金投入,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讲到学校管理,最后还对他曾经就职学校的老师们大肆赞扬了一番。只见下面的老师渐渐埋下头一边刷朋友圈一边心疼自己的流量。请问校长冗长的谈话具有清晰的目标吗?没有,拥有清晰目标的谈话不是向听众灌输的越多越好,而只需要告诉三件事。这三件事能让听众听完后能将自己的观点A转到观点B,并在生活中做出一些转变,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最后他对以前就职学校老师们的大肆赞扬很可能给现场老师们造成不好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对会议内容产生反感和抗拒的心理。
经过对比我们能够归纳出想要在沟通前设定出清晰的谈话目标最核心的步骤是:
第一:制定想要的结果。(具体的,可实现的)
第二:写下想要实现结果,需要告知对方的三件事。
第三:给对方制造可以促进行为改变的情感体验。
举个例子
去年暑假我给女儿交了报了街舞年卡班,刚开始她兴趣很浓,可跳了一个月就想放弃了。我决定和她谈一谈。为了保证谈话效果我事先需要设定一个清晰的谈话目标。
1.我想要的结果是女儿和我谈话后可以愉悦的答应我参加完剩余的街舞课程。
2.我会告诉她三件事:
(1)报年卡参加舞蹈班是她自己选择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一年学完后她可以自由选择继续学或者换其他的兴趣班。
(3)音乐和舞蹈能给她带来快乐。
3.我希望她能感受到:
(1)妈妈尊重她的选择,同时她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妈妈永远爱她。
经过这样的事先设定目标,我就不会把谈话内容演变成指责、说教或者威胁。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设定清晰的谈话目标适用范围很广,同事之间沟通,养育孩子以及设计会议讲话和演讲内容等等稍正式的谈话中都可以使用。但有两种情况慎用:
1.只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直接告知对方就好,太刻板反倒让人觉得不够真诚。
2.你的谈话目标的意图是带有欺骗性或者违背伦理道德和触犯法律,它只会将你带入罪恶的深渊。
在沟通前设定出清晰的谈话目标就好比一个弓箭手射箭之前瞄准靶子。没有靶子,纵使你有再高超的技艺也射不中靶心。谈话者就算有再好的口才也不能得到想要的沟通结果。
设定清晰的谈话目标“三步法”,你学会了吗?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谈话了,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