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诊断中学生学习价值感、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坚韧性、学习策略、学习类型、学习风格等学科之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来干预并改善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这就是中学生学习生涯规划对于学业提高的意义所在。
听起来不错的论点,其实方法论层面是更值得学习的。相信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在学习方法的某些方面给予学生的类似指导,有会有一些效果,比如用错题本收集错题、比如用思维导图记住知识体系、比如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画重点……那么,我的问题是:
为什么还要花钱来学习这些方法呢?
学习生涯规划的知识,到底在哪些方面,会让这些指导更科学有效呢?
这些方法有没有强大的理论体系支撑?有没有更加系统多样,更加便于操作的系统方法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试图解答、评估、反思中学生学业诊断这部分的知识点。
总体来说,学业诊断因素就是由上图的模型中提到的自我价值感、学习行为坚韧性、学习类型、学习动力决定的,干预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改善学习效果。模型越底层的因素,越不易改变,但一旦改变,干预效果也越明显,越上层的因素,越容易改变,但干预效果也相对不明显。
自我价值感
这个维度就是是否自信,是否相信自己的价值,是否相信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可以贡献独一无二的价值。自我价值感越强的孩子,情绪越平和,内心也越强大,他们不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别人的评价也不容易影响自己,这样的孩子喜欢接受挑战,喜欢通过挑战来证明自己。
《第56教室的奇迹》里面的一个篇章,很好的诠释了孩子拥有“自我价值感”的意义。书中的老师,第一节课就用“道德六阶段”教育他的学生们。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表现好,是为了不让老师、父母训斥或惩罚)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表现好,是为了拿到某项比赛的奖励,奖励的意义甚至大过参赛过程本身,而家长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给予奖励,则不如让他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应该得到额外的奖励)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会因为想让父母高兴而故意做出一些取悦行为,甚至事后提醒父母注意;孩子也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在他的课堂上可以表现,已获得认可)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首先表明规则,并让遵守规则成为习惯)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刻有换位思考的意识)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行为不取决于恐惧或取悦他人或是规则,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停留在哪个阶段,他就会为学习这件事,付出哪个阶段的努力。而建立学习习惯这件事,一定要在学习早期干预,3-6岁为最佳,如果错过这个阶段想要改变,这要付出比这难得多的努力。
我的问题是:如果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不高,怎么改变呢?
学习行为的坚韧性
什么是“坚韧性”?我用自己的话通俗的解释,就是干一件事,不是舒舒服服的享受,而是有点难度,需要自我挑战,干这件事,可能一时半会得不到特别明显的效果,也就是“成就感”,可是你还是能坚持下去,就是“坚韧性”。
学习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它自然没有玩游戏和在家看电视那么舒坦,他也不会让你像过游戏一关得到一个装备那样直接获得成就感,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上了跑道就要跑下去,虽然很累,可是,你还是要坚持,谁坚持的久,谁就胜利了。
那么,什么样的小孩学习坚韧性不强呢?第一种就是父母过于溺爱,给孩子带来了很多虚无的“自我膨胀感”,让他自我暗示,我可以不站在那个跑道上跟别人苦哈哈地拼命,总有别的办法的。第二种是总受到负面的打击,一点点成就感都找不到的孩子。这就使得孩子已经超越了“学习区”进入了“焦虑区”,完全体验不到哪怕是暂时的成就感;第三种是那种遇到困难,没有外界支持的孩子。也就是一个孩子学习无助,既没有爸妈的鼓励、也没有老师的指导,让他自己一人独自面对困难。
认识到问题,自然就有解决办法:父母给孩子舒缓压力的方法绝不是给他学习以外的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而是要坚定学习这条方向;通过降低难度或者缩短反馈等方法,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获得足够的自我效能感;察觉到孩子的无助状态后,一定要跟孩子站到一起,勇敢面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类型
学习类型的理论基础就是MBTI性格理论,在性格理论的支撑下,很容易理解各代码之间的区别:
比如E型学生非常活跃,需要交往,表达欲强,有困难需要倾诉,而I型学生则比较沉静,需要安静的环境和独处的空间,能量指向内部,有心理压力的时候,可能会自己内部消化而不是向外疏导。
S型学生比较留意特定的部分和细节,学习时比较善于掌握知识点而不是框架结构;N型学生比较关注整体模式和框架关系,所以,如果掌握思维导图,更有利用掌握细小知识点。
T型学生很讲究按逻辑行事,他们喜欢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知识本身的乐趣和成就感;而F型的学生则更加感情用事,喜欢学科的老师、喜欢班级环境、甚至于喜欢某节课的设计,都可能是他学习好的原因。
J型学生学习喜欢做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不喜欢打乱自己的节奏或者充满变化;而P型学生则喜欢随遇而安,对学习中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期盼。
我的问题是:在对学生的了解中,其实你会发现,大部分人的性格倾向都不明显,我推测,性格倾向越明显的孩子,学习方法改善的可能性越大,相反,一个性格倾向比较中性的孩子,是不是就很难产生明显的干预效果,只能给一些合理化的改善建议?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学习风格分成了四大类,分别是:
SJ:实际型(面对学习困难,他们比较务实,稳扎稳打,认为总会有更好的办法,有用就慢慢来)
SP:行动型(面对学习困难,他们不会那么保守,讲求先行动起来,看看变化随机应变)
NF:反省型(面对学习困难,他们会好好回顾过去,反思自身的问题,想想学习为的是什么?)
NT:理论性(面对学习困难,他们会反思知识本身,用知识的逻辑关系或者强大的体系给自己一个坚持学习的理由)
进而我们可以推测:
学习成绩最好的性格类型是:INTJ
学习成绩最容易起伏的性格类型是:EF
最喜欢文科的性格是:ENFP;最喜欢理科的性格是ISTJ
最容易出心理问题的性格是:ISFJ
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照学生学习时间习惯和空间习惯的不同,把学生分为:
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
清晨型、上午型、下午型、夜晚型
我的问题是:我觉得这两部分意义不大,现在的学生,时间空间的自主性太差了,往往都是视听说、早中晚全都用上,所以,这部分改善空间不大
学习策略
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分别有一些方法。
认知策略有三个,分别是:
复述策略:把重要知识点加粗、划横线(学生应该都知道这个吧,没什么特别)
精细加工策略:提炼重点、知识点和概况大意(学生也知道吧,知道和做到距离很远)
组织策略: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立框架(画思维导图,甘特图等,我觉得老师都会领着学生做,很多书都已经帮忙做完了这项任务,记住即可)
元认知策略有三个,分别是:
计划策略:知道当前学习任务的边界,并知道如何完成(这个其实很难,怎么具体到学科的指导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呢?)
监视策略:知道自己会、不会、错、错在哪?(这个也很难,很多学生应该是以为会、其实不会,知道错,但是错在哪还需要深入分析的状态)
调节策略:改错、反思用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前面的所有事,都是在反思吧)
资源管理策略有四个,分别是:
时间管理策略:利用时间合理、效率、有效果(时间管理是门学问,这一项我有信心给学生讲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但还是要跟高中生的实例相结合,才能有更强的说服力)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减少外部干扰(现在的高中生,很多都是住校的环境,自己能够支配并且改变环境的可能性较少,过多的外归因,也不见得是对学生特别好的行为,还是应该已内归因为主)
努力管理策略: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教练技术是帮助学生调整心境、自我强化的有效工具,但是掌握这项技术,对中学老师本身的要求较高)
他人支持策略:求助、观察学习:方法上、情绪上(这是元认知咨询师可以着手改善的部分,留足了空间可以干预,但是方法有限,不知道从哪下手)
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解答的就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我理解跟“自我价值感”意思差不多,自我价值感是“相信我行”的自信心,而学习动机则更近了一步,自我认知深入到“我为什么行?我为什么而学?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改变?”其实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中学生还很难形成人生价值观,但是他们的学习价值观已经比较稳定,都想考上好大学,有人为了给亲人证明自己、有人为了学习某一专业的知识找到好工作,还有人为了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高手……层次明显不同。
但现在的中学生,因为在中学里完全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指导,所以很难指向专业、职业甚至专家,我觉得单纯指向高分、名校、热门专业的学生应该还是占绝大多数的。但是如果学校层次较低,或者身边同一层次的人没有过考上名校的先例,就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学校来说,把考上名校的学生请回来作报告、找成功毕业生做生涯人物访谈,都是为学生寻求替代经验,建立自我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
基于以上各维度,就能有一个对中学生学业水平的综合测试了,仁能达做得很好的地方在于,他们把对人的了解工具化、数据化,这样提高的可操作性,也提高了咨询的专业度。但是我自己亲自尝试了学业水平测试180多道题,第一感觉是题目过多、抽象性比较强、重复率比较高,学生很难耐着性子全都给出有效答案,另外,小学生恐怕难以理解题目,不能完成测评。
当然,基于测评报告的结果给予合理可操作的建议,比测评本身重要的多。仁能达给予的一些建议蓝本,我觉得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是对于初学者,如果把培训做细,是应该有一些话术性的建议话语给到咨询师的,不然这就是一个听起来有用,用起来为难的理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