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最早见于《诗经》,
开始以“荼”字明确地包含有“茶”字意义的,是《尔雅释木》中的“檟,苦荼”。晋代郭璞的《尔雅注》还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注解:“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之意)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公元2世纪前期,东汉许慎在所著《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荼也。”这个“荼”字,据宋代徐铉等在该书的注中说,“此即今之茶字”。清代郝懿竹《尔雅义疏》:“诸书说茶处,其字乃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清代顾炎武《唐韵正》:“茶荈之荼与苦菜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茶荈字亦只读为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
我国西南地区,是早已知道“茶”的。
公元前2世纪,即西汉时,四川的司马相如在他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杨雄在他所著的《方言》中,也述及“蜀西南人谓茶曰蔎”。秦汉以来,茶在由西南地区传播于汉民族居住地区时,因其味苦和发音近似“荼”字,“荼”即被用来以表达“茶”这种药物和饮料。
“荼”字的字音不止一个,其字意也不止一个。
《茶经》中列举了唐以前有关“茶”的四个同义字:檟、蔎、茗、荈。“茶”字在中唐以后已被普遍采用,有趣的是,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各异,茶字的发音差异很大。以广东一省为例,广州附近的发音是“chá”,汕头附近的发音则是“tè(tay)”。又如福建省,福州发音是ta,而厦门的发音近似汕头的“t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又有“chái”、“zhou”、“chà ”等发音。至于少数民族地区,发音差别更大,如傣族叫“la”,瑶族、苗族叫“己呼”、“忌呼”,黔南苗族叫“chútā”,等等。
自我国茶叶输出到国外以后,世界各国也有了茶的译名,
如日文的“chà”,印度文的“chā”,俄文的“чай ”(汉语拼音读法:qià yī),都是来源于“茶”字原音。英文的“tea”、法文的“the”等,也都是照我国广东、福建近海地区人民的发音转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