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个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我这半年时间读了30多本书,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但我为什么感受不到显著的提升?
我当时反问了他一句:你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那么你拿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他没有回答我,我知道他已经有了答案了。
我之前在知乎上也看过类似问题“我今年读了多少多少本书,最后忘了大部分,而记住的一些知识也感觉不到用处。”
这其实是思维上的一个误区,他们把读书多和懂的多之间的关系划上了等号。
这是不对的,不仅如此,而且也不要认为懂得多就能用得上,用得上就能用得对,用的好。
学习不是做数学题,做数学题你按照公式输入数据就能得出结果,然而学习可没这么简单。
其实学习成长的方法主要有这么两种:
1.从书本中获取知识;
2. 从工作中得到经验。
哪种方法好要因人而异的,我在这里只想谈谈我对第一种学习成长方法的一点薄见。
就我个人认为,学习成长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读书——思考——实践——反思——再读书——再思考——再实践——再反思,通过这样反反复复地练习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所以真正想要提高,要具备这三个要素:读书、思考、践行,缺一不可。
方法、道理听得再多,不去思考、不去践行,没用的,这也是王阳明为什么提倡知行合一。
之前听过李笑来老师的一场知乎live,笑来老师在针对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候,该如何学习成长,说了这么一句话:
通过阅读入门,通过实践去提高,再通过阅读进步。
在知道这么一个过程后,我再谈谈具体该如何读书,当然我只是做一些我自己的经验之谈,想要系统的学习读书方法,请仔细阅读这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可以称为读书者的圣经。
前段时间在看万维钢的一本书《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作者在里面提到他对读书的理解:
只有你把书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它们才真正属于你。
我们要做的就是“吃进”很多信息,然后生产笔记本。
杨绛先生曾提到过钱钟书的一个习惯:
他在读完书后,如果是借的,就还掉,买的,就送人,只有笔记本,永远保存着。
笔记之外,还有“日札”,是自己平时的心得体会。
所以,通过读书来产出笔记这一个环节很重要。
有句耳熟能详的话:书要越读越薄。
这个读薄就指的是把书拆解成笔记,然而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半句:书也要越读越厚。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拓展你的笔记。
读书最高境界是——主题阅读,也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
具体来说就是你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观点,在之前读过的一本书里也提到过,但是那本书里列举的例子比这个生动,但是这本书对这个观点的讲解更为细腻。
你把这两本书的精华聚集在一起,来完善你的笔记本,通过这样的拓展,你的书就越读越厚了。
再之后把你的感悟感想、心得体会添加进去,整理成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这才算真正地完成读书这个步骤,这也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读完要思考。
输出才能将输入的价值体现出来,但是,想要进行有效的输出得先进行大量的输入。
所以呢,读书只是一个输入的过程,你在读过书、整理出笔记、写了文章才算是完成了这个输入环节。随后你要通过读到的知识、信息、观点等方面来完善你自己的思维体系、知识框架,这是属于思考的环节。当你不断地扩充自己后,会有一种想要去做的冲动,你在做的时候会出错,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时候又要去反思,去继续读书吸收知识。
这三个步骤是环环相扣的——读书——思考——践行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我常喜欢说的一个词“生有涯而知无涯”,懂得越多,便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便越发想要探索答案,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这个过程会很有趣,望诸君,切莫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