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坐标轨迹》
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像是没有对折好的图纸。已渐渐开始淡忘过往的我们,是否还记得自己生命初始的地方?是否还记得曾经起舞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生命节点?是它们构成了我们的成长轨迹,描绘出我们我们人生的路线图。
坐标原点——故乡
“云水边静沐暖阳,烟波里久违的故乡”。一曲《燕归巢》引燃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火,它带我回到故乡——那生命初始的地方。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我的故乡在渭水河畔,她紧邻着古城西安。她虽没有历史上古长安城的华贵,却有着古朴的民风。去年清明,我和父母一同踏上了回乡祭亲的路。故乡渐行渐近,直到我再次走入她的怀抱。
“清明时节雨纷纷”。细雨在空气中汽化成雾,雾气缭绕又凝重,而烟波里的故乡却更加清晰。过了一座石桥,我依稀间听到了车外潺潺的水声。当我的目光穿过岸边青绿的杨柳,注入溪流时,仿佛自己感触到了这溪水的冰凉。她还是那么美,芳草依依,卵石密布,波光微漾,孩童们戏水的笑声在水边回荡......这溪水里流淌着的不是水,而是浓浓的乡情啊!家乡里还留有一条老街,历史给予了它们厚重,时代又给予了它们尘封。每一座老屋都是用毛土坯墙,杨木悬梁,青绿石瓦架构而成。老街的前后各有两只炯目的石狮,它们是老街的守护者,亦是见证者。当我置身于一座老屋,呼吸着历史的气息,聆听他背后的故事时,我渐渐感悟到了故乡的涵义。
正如席慕容所说:“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满载乡情而来,又满载乡愁而归。
坐标节点——背影
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我却说离别是酒,离别是茶,纵然浓烈而苦涩,却有深情留心间。
在我束发之年,父母去了外省工作。我在市里的寄宿学校上学,由于空间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常来看望我。也正因此,培养了我独立的性格。“自古逢秋悲寂寥”,在这个伤别离的季节,父亲来了。当我看到他时,我的泪水连连落下,父亲却笑了。他轻拍起我的后背塞给了我十几张那座城市的明信片,还有一些母亲的照片。这正是我最想要的,那座城市是我大学的梦想之地,而母亲则是我最深的思念。两天的团聚给予了我心灵的慰藉,可不久的离别又化为了新的愁绪。我一直送父亲到车站前的小石桥上,在即将挥手离别时,他拥抱了我。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父亲温热的身躯,更多的是他对这个家庭的责任与奉献。离别是酸楚的,当父亲转身离别时,金风渐起,秋阳斜照,“父亲的背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
坐标节点——恩师
人生总在种种感情中品味着聚散离合的百般滋味,师生情就像一杯精心炮制的米酒,每每回忆起,都那么甘美隽永。它不因世事沧桑而变化,不因流年飞逝而淡化,它是一种记忆,一种惦念。
还记得那位对我影响至深的小学老师,是她在我心灵中植入感恩,使我在成长中学会回报他人。还记得那位影响我命运的中学老师,是他用真情之火融化了我心中的叛逆坚冰,使我迷途知返。还记得我高中生涯的第一位班主任,是他用严格治班的风格感染了我,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寒窗十载,每一位影响我成长轨迹的老师,都是最伟大的园丁,是你们增添了我飞翔的翅膀,给予了我前进的力量!
坐标节点——视野里的故国
自己在长大,坐标在变化,坐标里的祖国也随之变化,于是在我的家国记忆里,有了责任与担当。
记忆尘封了岁月,生命之河依然奔流,它描绘着我的成长轨迹,描绘着我人生的路线图。
ps: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欢迎打赏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