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心流”写作打卡作业,是让写在疫情期间,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我随口就问了一下女儿,女儿略一犹豫,说是口罩。我又问,还有吗?女儿说是蝙蝠。
口罩和蝙蝠。女儿不到十六岁的跳跃性思维里,涵盖了目前最热门的两个话题。
记得大年初一中午,我和女儿从信阳娘家开车回到郑州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去小区附近的药店里买口罩。最先去的是最大的一家药店,空手而归。我看女儿垂头丧气又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就告诉她,我们一定能买到口罩的。
跑了好几家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一家有口罩的药店。店员告诉我们,便宜的没有了,只剩下比较贵的。我心想,再贵也要买!有个女人将店里最后的几十个口罩全部搂在怀里,嘴里嘟囔着给她的朋友带20个。
眼看着口罩被那个女人全抱在怀里,我也不好意思去拿,却见女儿走过去,伸手将口罩从她怀里“抢”过来说:“我们一个口罩都没有,也需要!”那个女人估计没想到一个孩子会有勇气去和她争,不发一声地又挑了几个,把余下的留给了我们和其他在我们之后又来买口罩的人。
直到今天,我们一家三口,都是用的那天女儿“抢”来的口罩,用过后漂洗,消毒,下次再用。
至于蝙蝠,网上它的“尊容”让我不敢直视,在此时提起,似乎还有冷风掠过头顶。现在还没有完全的证据证明此次疫情与它有完全的关系,但所有的箭头都是指向它,加上它本身40度的体温和身上携带着的100多种致命病毒,让我不得不对它“听而生畏”。
然而,在疫情的今日,口罩是要被我们珍惜的,蝙蝠也是要被我们珍惜的。人类站在生物链的顶端,认为可以生杀予夺其他的任何生命。然而事实真相是,人类的生命是最脆弱的。
在浩瀚宇宙之中,在广阔自然界之中,唯有人类出生以后需要其他人的照料才能存活下来,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有着先天自我生存的能力。仅此一点,就知道人类其实是渺小的,也是脆弱的。
我想女儿之所以把今日有钱也难买到的口罩和自然界数以万计的蝙蝠联系起来,其实她想表达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生命格外珍惜,同时也要对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心怀敬畏和感恩。
有时,孩子比我们大人更有灵性,就犹如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皆有灵性一样。让我们彼此珍惜,从生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