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都炙手可热,但看上去却又云里雾里,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现实”?什么又是“虚拟”?两者的差别何在?
“现实”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认知手段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其它观测手段。这种认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需要海量的信息。而“虚拟”是人脑对认知的再加工,是数字化的、精减的认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信息,主要来自视觉和听觉,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比较一下“现实”和“虚拟”的异同。
视觉方面,我们观察的“现实”事物都是三维的,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充分说明了观察角度的多样性,造成的观察结果的复杂性。事实上,视觉还要受亮度、对比度、清晰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视觉处理的信息量和复杂程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而当我们视觉观察的对象变为“虚拟”事物时,信息量的精减往往会造成“虚拟”事物清晰度过低、对比度过高、响应慢等各种问题,这也正是目前的“虚拟”事物很容易被我们判别为不真实的原因。不过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虚拟”事物的信息量会大大增加,清晰度、对比度、响应度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真实性必将大大增加。早晚有一天,“虚拟”和“现实”会水乳交融,难以分辨。
听觉方面,我们倾听到的各种“现实”声音,包括语音、乐音、噪音,以及其它各种声响。与善于反映外物的视觉相比,听觉更善于表现内心的喜怒哀乐,这就对声音提出了清晰度、辨识度之上的更高要求,如流畅度和表现力。以前的语音合成出来的“虚拟”语音听起来就像呆板的机器人,或者念经的老和尚,与真人发声存在巨大的鸿沟,流畅度和表现力根本无从谈起。但随着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语音合成的效果已径和真人发声非常接近,其中的代表是咪咕的高品质阅读。
说到这里大家对“现实”和“虚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实”事物和“虚拟”事物,只能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得到吗?能不能绕过它们,让生物电信号直达大脑,这正是前沿科技的另一大热点——脑机接口。
总结一下,今天主要聊了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对“现实”事物和“虚拟”事物的认知,及其异同,但这并不全面,还缺少了触觉、嗅觉、味觉等其它感知,这些领域也正是“虚拟”事物不断发展演化的方向。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机器也会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的感知,机器感知的获取和处理,又涉及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机器感知能力的提升,将会大大促进“虚拟”事物在这些方面表现力,换句话说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上面提到的脑机接口的发展都将大大促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