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冲浪的时候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吸引
“27岁的人生有多无力?”
这在充斥着精英人才,“月入百万”社交平台显得格格不入
粗略浏览了里面答案,充斥着普通人的喜悲
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成为压倒普通人的最后稻草
看过之后不由唏嘘感叹
众生皆苦,而更多的苦是在黑暗中发芽生根而不为人知
壹
魔幻世界
一直以来都觉得这世界充满了魔幻的悲剧主义色彩
打开各种社交平台,充斥着各种年轻美好的脸庞
他们恨不得从屏幕中探出头来
扯着你的耳朵告诉你,要趁着年轻痛快消费,趁着年轻及时行乐
没人能看的见屏幕面前灰头土脸的大多数
没有一个频道真实的表达当代主流年轻人的现状
他们只会告诉你,你的现状不是主流,不是普遍
他们甚至能够举出数不胜数的“真实案例”
我的一个朋友、他的一个同事
都在大城市生根,有车有房,月入数万
你没有,你无所事事,你庸庸碌碌
不是时代和社会的问题
是你自己不够努力,是你自己甘于平庸
于是我们越来越不能接受现实,不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这个血淋淋的现实
容易轻而易举的被鸡汤洗脑
在一个个速成班中掏空自己的钱包
成为一波又一波的韭菜,任人宰割
贰
猪都能上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父母们总苦口婆心的告诉我们说
我们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孩
从小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
没有动荡的局势
处处都是一片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
他们总是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对当代年轻人横加评判
“当代恶臭年轻人的现状”
“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吗?”
“年轻人到底在焦虑什么”
这是现在掌握话语权的年龄的人们对年轻人的普遍困惑
而他们看不到的是时代和机遇对普通人的影响力
许多在混乱时代年纪轻轻放弃奋斗的人
反而在混吃等死的中年坐上国情的电梯一骑绝尘
得到了与他们的努力远远不符的好机会
让那些后来的年轻人因你为晚来一步被前者压着永远等不到出头之日
而那些被放大扭曲夸张后的言论
无疑更加剧了普通奋斗青年的无力感
美国著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开篇第一句便是
在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具有的条件。
时至今日,仍旧有许多所谓过来人需要重新读一读这句话
叁
大多数年轻人注定“一事无成”
如果按照在大城市有车有房,月入数万作为当代年轻人的成功标准
大多数的年轻人可能连及格线都够不着
下图是一份大学生2019年毕业后平均薪酬的统计表
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前三的大学生毕业后月收入也没够超过7000
大部分排名靠前的专业薪酬也不过是5000-6000元之间
然后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房价
就拿我所居住的北方某小县城为例
我们这里的城区房价已经达到了10000元每平方
而当地大学生平均工资当然远远低于5000+这个平均数字
为方便计算拿五千元举例
一个学生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有车有房的理想目标
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也需要17年
这样的现实不可谓不严峻
有的读者或许提出父母支援的情况
的确身边有一部分家里有余粮
能够年轻人支援
但这更像是何不食肉糜的假说
有父母赞助当然是理想情况
而现实却是,很多的父母年老疾病,自身难保
肆
普通一点也不可耻
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残酷无比
那就是大部分人穷其一生只能是一个普通人
没有月入过万,没车没房,甚至无法在父母亲人期待的时限完成婚嫁大事
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
靠着有限的薪水养活一家老小
普通没什么可耻的,也不需要向别人的期待道歉
有个糊口的工作
一日三餐,闲时读书,忙时工作,养花种菜
一个人也好,一家人也罢
不过是选择,不论对错
做自己喜欢的事
少放精力在让你感到焦虑压力的事上
无力的事就让它放着
你不去做天也不会塌下来
做人嘛
开心最重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