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会有很多爱好。
我也有很多爱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爱好还在不断改变。譬如我以前爱下棋,爱打台球,爱跳布鲁克林摇滚,爱在深夜的街头烧烤摊上和朋友们大声划拳大碗喝酒……现在人到中年,我爱照相,爱骑自行车,也爱在深夜里轻轻地刷着社交网络中悄悄进入梦乡。
不论时光如何流逝,斗转如何星移,我有一个爱好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改变,它就是看书。其实并不想说我的爱好是阅读,因为阅读一般意味着要摆出个勤奋学习、追求进步、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正经模样,有计划有步骤、逐本逐篇、逐段逐句的读下去,同时要伴有认真的思考、深刻的理解以及偶尔被作者激发的普遍共鸣,期间不乏会誊写一些精彩的段落,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甚至过段时间还要再翻出来重新进行阅读。
而我说的爱看书,是非常随意的,随心的,没有任何目的性看书。
想看哪本看哪本,风吹哪页读哪页,就是随意。没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读书,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没有为了加强个人能力、改变家庭状况、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而读书,这就是随心。
从前我就爱书。小时候把父亲有限的一点藏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大林和小林》这些都是那时候看的。当时我们几家人一起住在一个院子,解放前是个地主院,后来改成了教师宿舍。高屋白墙青瓦,桂花紫藤绿叶,我们在宽敞的天井和阴暗的楼阁里尽情玩耍。院里住着一个很严肃的王老头,据说是南下解放部队的火头军,因为他喜欢安静,所以经常呵斥淘气吵闹的小伙伴们,大家都很害怕他。但他家里有很多书,为了看书,我不得不硬着头皮装成个大人一样向他很正式的提出了借书要求,并且发誓一定爱惜借的书不然就不得好死之类,他居然允诺了,提出的条件是看完一本再去换一本,不能翻折,不得毁损。《中国神话故事》、《民间文学》、《云南民族文化》这些就是那时侯看完的。
在滇西北的那个小城,工人俱乐部有个图书馆,我定期去借阅,很爱看当时文艺青年必读的《十月》、《清明》、《啄木鸟》、《中篇小说选刊》等。小城的西街中段也有一个小图书馆,图书管理员也是个老头。那里少有人去,记忆里炎热而寂寥,好像整个图书馆和老头都只为我一个人服务。在那我看了好多武侠小说,我起飞侠这个网名的初衷应该植根于此。另外还看了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直到今天我还无比怀念那个小图书馆里的孤独、祥和和缓慢的感觉。至于坐落于城中央的新华书店,因为没钱去买,不提也罢。
大学报到的时候,我把法国卢梭写的《忏悔录》带到了昆明,这让我的舍友们非常惊讶,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一个来自云南偏僻山区来的理科生会读如此深刻晦涩的书。每次他们在学我用浓厚的地方口音说出“忏悔录”三个字后,都会笑得前仰后翻。其后每个月我都会从生活费中节省出20%左右买书,书的类别相对集中在哲学、人文、艺术类。从学校的图书馆里我还看到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很多当时在外面难以找到的书。每到周末,我骑上在大观路花40块钱买的自行车,进入游大街逛书店的快乐时光。当时南屏街小西门那些书店里堆着太多我买不起的书,只能一次次的去膜拜,去瞻仰,去翻阅,然后把绝大多数放回原处,带着数本精心挑选的书依依不舍的黯然离去。
我把书码到上铺的床角,没多长时间就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父亲常说,一本书只要给人带来一个道理就是值得的。我相信这句话,所以常常和舍友们说,你们想看哪本就自己拿,都不用向我借,只要看完后放回原处就行。可惜理科院校很少有人愿意去看这些闲书,注定了这个只是属于我自己的非凡世界。
我有一个绝活,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可以同时看七八本书,这本看几段就扔下,又重新拿一本看几段,自己似乎很享受这种切换大脑、转换语境的快感。没多长时间,就可以同时看完好几本书。但这种看书弊端也是明显的,好多看了就忘了。
忘了就忘了吧,因为只是在看书,而不是在阅读。对于我来说,看书是和吃穿住行一样的事,已成为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更不是刻意要去记忆的事。
后来电子书发达了,它以小小的空间就可以装入一个大容量的整个图书馆的优势让我趋之若鹜。我买的第一本电子书就是盛大锦书,后面又换过两次亚马逊电子书Kindle。在上面装个多看阅读,再在手机上装个多看app,无论在车上床上还是卫生间,想看什么书随手一翻,云同步服务,阅读不中断。还有GoodReader、iReader,这些玩意确实是月黑风高飞檐走壁杀人越货之利器啊。一机在手,就像是一招天外飞仙,夸张一点说可以让你脱离现实和地心引力,穿越到由作者构建的一个新的位面。
其实我是个传统的叛徒,所谓传统已经走得太遥远,以至于看不见了。我很难相信传统书籍里面有什么书香味儿,还有什么颜如玉黄金屋的。有研究证明,我们常说的“淡淡的书香味”里面有苯甲醛(杏仁味道)、香兰素(香草味道)、甲苯、乙苯(甜香味道)以及2-乙基己醇(花香)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味道,这也是很多人迷恋旧书的原因。所以别拿读书高雅来说话,这不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关系好吗?照我看来,喜欢书香味的人和喜欢闻汽油味的完全没啥区别。
正如我不相信胶片的味道,我相信数字影像一定会战胜化学影像,而传统照相机在数码照相机面前也不会有任何生存空间,完全无法想象传统暗房一定比数字暗房显得更NB的场景。一名谙熟PS的摄影师,是可以用VSCO滤镜模仿出几乎一模一样的胶片效果的。无可否认,由于建造一个传统暗房条件的特殊性,而且需要复杂的学习才能上手,所以庄重的仪式感会带来一些敬畏之心,产生很NB的感觉,而数字暗房却因为门槛低而泛滥成灾,常常被人嗤之以鼻。传统书籍和影像实际上大大提高了进入的门槛,载体束缚了想象空间,面对宏大的数字世界,人们产生了更多的不安全感,而更愿意回到安全的传统中。
互联网就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有了电子书,我们的看书范围无限拓展,只要知道一个书名就可以搜索下载到你想看的书,都是一些合适的格式,PDF、TXT、EPUB等,可以找到一些很生僻的书籍。看书方式也变了,马桶上,马路边,公交车上,大伙儿聚会冷场的某一瞬间,拿出手机随便看几段,然后回到家里泡好一壶茶,拿出kindle或ipad再接着看。书的内容也变了,从正儿八经的纯文学,到满嘴胡言的穿越类,各种出版的没出版的,听过的没听过的,还有各类网络文学和博客。看不完的网页文章还可以扔进Pocket、Instapaper里面随后看。
看书,或不可缺的生活和生活本身,就象吃饭一样简单,象睡觉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