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又想买盲盒了。
以前的我是对盲盒无感的,一是觉得小小一个玩偶百来块钱,需要凭运气去抽,抽中的要是自己不喜欢的款式怎么办,心里不爽,不喜欢这种未知和不确定性;二是盲盒都是系列的,买了一个后,有收集症的我就有集齐一系列的冲动,哪怕有的款式我不喜欢。
但是,我又很喜欢看别人拆盲盒,自己不花钱,博主又很舍得花钱买,看着那些做工非常精致的玩偶,自己被带入一个童话般世界。
去年在年度计划中列了一条新体验突破:买一次盲盒,对于小抠门的我来说花钱买一个没有实用意义的东西,也算突破了。
实体店逛一圈,盲盒种类款式比我想象中要多得多,看中十几个系列,每一个盲盒拿起又放下,出了店门又走回去,反反复复。
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想起近藤麻理惠老师的怦然心动整理术,在做整理收纳和断舍离的时候能用,在源头买入这一环不也一样适用吗?
手上拿着每一个盒子,看着图例感受,这个人物有让我心动吗、有戳中我吗?最后,选中了DORA丛林法则,这个主题很贴合我当下的心境,想要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日程中增添一抹新风景,走出去体验。
快到收银台时我又停了下来,再一次问自己:我是真的想买这一个吗?
确认,我想要!
付款后拆开盲盒,抽到了“指引者”,挺贴合我的选择过程,我的内心给我指引,抽到指引者。这时再回看其他几款图例,我甚至记不起一开始我希望抽中的款式,或许是缘分吧。
当我有不开心、烦躁、觉得不顺心、纠结的时候,有时脑海中突然想到“指引者”以及购买经历,似乎给我一个静下来理清思绪的引子,面对不确定和未知,我可以解决,冥冥之中似乎它真的带给我力量。
此时,我切实体会到盲盒的魅力所在:拆盲盒前是未知,拆盲盒时是验证过程,拆盲盒后得到一个结果,你总会开出一个结果,而还有下一次开出其他结果,这一个盲盒只是未知的其中一种可能性,你知道还有其他可能存在。
看别人拆盲盒挺爽,偶尔自己买一个中意的也非常不错,是给自己的礼物和陪伴,就像旅行时买下的纪念品,储存着那段时间的独特味道,是专属于你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