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伯伯是一位外科医生,个子不高,身体有些微胖,小眼睛,但是面容很慈祥。看见谁都是一副微笑的表情。吕伯伯今年有近八十了,你爸爸年长几岁。所以爸爸一直称呼吕伯伯老大哥。我离开家以后,有很多年没有见过他了。
吕伯伯是我的救命恩人,在我七个月的时候,因扎针发炎,导致皮肤感染。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邻省的一家地级市医院,那是1982年的3月份,天还有些凉。我的主治医生是就是吕伯伯,那时伯伯也就四十多岁。当天我被安排了住院治疗,吕伯伯检查过后说要手术。让爸爸去交住院费,爸爸去交费的时候才发现,住院费要60元,爸爸手里却只有30元钱,那是爸爸妈妈所有的存款。第二天一大早,爸爸打听到了吕伯伯的住处,跟吕伯伯说能不能先交30元钱,剩下的回头补上,先给孩子治病。这位素未谋面的医生答应帮忙跟医院沟通,在吕伯伯的协助下,医院领导同意了。吕伯伯精湛的技术,也让我的手术顺利完成。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去那家医院,不是碰见吕伯伯,说不定我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个年代,30块钱救了我一条命,也让我结识了慈爱的吕伯伯。从那以后,爸爸妈妈就跟吕伯伯一家当成了亲戚来往。家里的花生、小米、豆子下来了,爸爸都要骑自行车驮上自己种的粮食给吕伯伯送去。吕伯伯说是自己家种的才收下,不要去买外边的东西给他。他知道这是我们一家人的情谊。
至今还记得爸爸骑车带我去吕伯伯家的情景。吕伯母也在家,还有姐姐和哥哥。一家人都是那么热情善良。吕伯伯一家四口,三人都是医生。吕伯母是妇产科医生,姐姐上的医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吕伯伯的医院当一名医生。哥哥大学毕业以后选择了参军。吕伯伯一家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后来,大哥结婚,吕伯伯和伯母亲自前来祝贺,还给了哥哥红包。我们那个村子里有人生病,去吕伯伯那个医院看病,只要他碰见,就会乐意帮忙。忙着给找专科医生,忙着办手续,给老家人省了好多不便之处。
2007年,爸爸离开了,我们去吕伯伯那也少了。爸爸在的时候每年秋收和春节的时候,都要去吕伯伯家一次的。那是爸爸坚持了27年的事情。就像一项雷打不动的使命让他坚持下去。后来大哥偶尔还是会去,代表爸爸和家里人看望吕伯伯一家。而我一直在外地,很少去了。其实最应该去的是我。也不知道现在吕伯伯搬到哪里去住了。这些年,心里一直惦念着看望吕伯伯的事,每一次急匆匆地回家,又急匆匆的离开,却没有去看望他老人家。希望今年能带着孩子去看看他。不然,心里会有深深的愧疚感。
记得舅舅曾经跟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想我的生命在妈妈给我第一次以后,是吕伯伯又给了我第二次。据妈妈回忆,那时的我的病情很严重,浑身发紫,也不哭不闹,就知道吃妈妈的奶。在医生给我换药的时候,我还在吃。做手术的时候,妈妈心疼的不敢看我的伤口。因流血过多,爸爸把他的血输给了我。后来爸爸就一直没有胖过。妈妈说如果不是我嘴壮,也坚持不下来。在医院住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爸爸妈妈每天都陪着我,把五岁的大哥给奶奶,三岁的二哥给姥姥照顾。在医院陪我的一个月,爸爸妈妈每一顿都煮面条吃。至今盛面条的绿色盆,妈妈还在用它和面。五毛钱买的还是五块钱买的,我忘记了,但是质量真的很好。四十年了,一直保持着原样。
因为吕伯伯,我小时候就有当医生的梦想。中考时,还报考了市里的卫校。可中考入取学校时,我被省里的一所学校录取了,就这样与医生的职业擦肩而过。梦想破灭了。但是我依旧很乐观,那时不觉得以后的日子会有什么艰难的,只要自己努力,任何事情都会做好的。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经历,每一条路都有荆棘,有坦途。只要心怀美好,就会一路向前。
那个年代医生治病救人,都是很神圣的职业。吕伯伯就是那样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让人敬重。在他退休后,医院又再次返聘他到门诊坐诊。直到这两年才退下来回家休息。他这一生从医近五十多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减轻了无数人被病魔折磨的痛苦。而我也是这无数人中的一个。
当生命不止一次在死亡的边缘夺回来,才发现生命的意义,才珍惜眼前的人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