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公益活动的团建活动中,认识了一个姐姐。她很爱笑,短头发,但看着精明干练。
参加活动的其他人我都不太熟悉,她好像也和我一样。于是,我俩自然而然的就坐在一起,成了临时搭档。
多半天的活动,我俩几乎都在一起。来回的车上我们自我介绍了一下,自然而然的聊起了孩子。原来孩子同龄,都是刚上大二的学生。
这样共同话题就更多了,我说我是小学老师,她说她在保险公司上班。
为了活动中拍的照片能发给我,我俩互加了微信。
后来,经常收到她问候的微信。比如,天冷了,要多穿衣服。
开始我也认真的回复:谢谢关心,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这样又有几次微信问候来往。
有一次她发语音,我也用语音回复。她听我嗓子哑了,说要给我拿一种治疗嗓子沙哑的药。我说什么都不要,她却说不让我想太多,也不是故意要给我,赶巧她有药,而我又用得着。
热情的让我无法拒绝。让我很有压力。
十月一假期前,她问我假期回不回市里?
我说假期要出趟门。
她问是不是去看孩子,我说是。
放寒假前,又问我什么时候放假?说等孩子回来,聚一聚,让两个孩子(都是女孩)认识一下。
我觉得没必要,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于是说了一下放假的大致日期。
放寒假了,我回到市里。但很担心她会发来微信,因为我真是不想和只见过一面的人聚会。
还好,可能是快到春节了,一直没有接到微信。
今早,突然接到她的微信,问我在不在市里?
纠结,特别的纠结。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她。
正常情况下,发了几次信息,发现我不够热情,约了几次又都没能成,就该放弃了。因为对方不值得付出。
可这个姐姐一而再再而三的邀约我,到底是想干什么呢?总不会是“相见恨晚”吧!
要不就是跟她的工作性质有关?
也许是我想多了,希望是我想多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复。
社恐的我,真害怕与陌生人过度接触,人与人之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