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宋代大诗人陆游,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这个词语:爱国。他一生留下了9300多首诗作,曾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是宋代诗坛乃至整个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当然,清代乾隆皇帝写的诗比陆游还多1000首。可质量上,那就只能呵呵了)
陆游的这些诗作,题材众多,内容丰富,既有清新雅致的田园诗,又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但其中最多的却是表达诗人爱国主义情怀的诗篇,占到了一半以上。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悲愤哽咽、或沉郁苍凉,从古至今,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志士,激发了无数人的爱国情怀。
而对于陆游的爱国诗,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那首《示儿》了。可以说,陆游将爱国进行到底。其实,除了《示儿》,陆游还有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作也非常有名,那就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作风优良悲壮,开篇就气势恢宏,却也令人痛彻心,读懂了这首诗,就读懂了他的家国情怀!全诗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是与他小时候的逃难经历有关的。据史料记载:陆游出生后不久,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一时间山河破碎,血泪横飞。祖父带着他们全家四处逃难,直到陆游4岁时,才在东阳安定下来。这段东奔西躲的经历给少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祖父及父亲的教导影响下,他从小便立下了“收复中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可是,当他踏入仕途之后,怀着北伐梦想的他却屡屡受挫,遭到“主和派”的残酷打压,一度被罢官,远离政治中心。于是,郁郁不平的他唯有寄情诗歌,借此抒发他的一片爱国热忱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
这首诗写于1192年的秋天。当时,他遭罢官,在山阴老家赋闲,每日寄情山水,看似悠游闲适,其实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忧外面的时局。一日,天还未大亮,心中烦闷的诗人实在睡不着,于是便走出门外散步并写下这首诗。诗作悲壮凄凉,催人泪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诗作首联气势恢宏,通过一河一山,便把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地展现了出来。山河壮丽雄伟,多么可爱,就像我们坚强不屈的民族一样,给读者以极其振奋的力量,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此,人们自然会想:这样的大好河山,却落于外族之手,真令人感到无比愤慨。
诗作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紧承上联,却笔锋一转,给人一种风云突起之感。同时,诗的意境也延伸到了更深远地方。“泪尽”一词,催人泪下,无限心酸。北方中原陷入金人之手已经有六60多年了,那里的人民眼泪也流了六十多年,眼泪早已流尽了。
但是,仍然有很多心怀故国的遗民在企望南回。金人铁骑扬起的尘埃,也隔不断他们对王师苦盼的视线。诗人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即说明了北方人民被压迫之深,又显示了人民的反抗之坚定。可是,结句一个“又”字却饱含失望:他们年年月月盼望着南床出师北伐,可是却岁岁年年落空,一股无比悲愤之感跃然纸上,令人痛彻心扉。
表面上,诗人在写北地人民的苦苦期望,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极度失望。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不断地盼望下去,一年又一年。一边是北方人民不灭的爱国热忱,一边却是南宋统治集团则的醉生梦死,真是令人即痛心又悲愤。诗人此诗即为北方遗民呼号,也是为激起南宋朝廷的北伐之志。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