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过世,享年105岁。
民国时期,称呼女士为先生,是对她们才华的承认和尊敬。
初识杨绛,是一百岁感言,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这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干系”。人活着,在最迷茫,最浮躁的时候,是需要一碗鸡汤的,不同于奉行成功学的毒鸡汤,一位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老人,用真挚的话语告诉我们,做自己。
最理想的婚姻是: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到要娶别的女人。民国时期的文人大多有不少风流韵事,三角恋比比皆是:比如胡适的红颜韦莲司、曹诚英和发妻江冬秀。再如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那些不得不说的事。真真是“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是岁月静好,是从始至终,是相濡以沫。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这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让人艳羡而又无法嫉妒。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杨绛是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说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我却说她先是最才的女,再是最贤的妻。“我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只为我出嫁了,就成了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
不愿用人生赢家来形容先生,“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但她却毫无疑问地是一股激励人心的精神力量。
总要有这么一个老太太,告诉你什么是优雅地老去,什么是每一条皱纹都有故事,告诉你老去也可以如秋叶般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