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经到来,这场春雨过后,一定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春风拂面,杨柳吐翠。为使孙子更好的感受春天得的气息,特选了几首“春风”的诗,与大孙一起分享°
一、最灵巧的春风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柔嫩的柳枝垂下来,就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这是一首比喻贴切、构思精巧的咏物诗,贺知章把春风比作剪刀,灵巧地裁出了片片绿叶,赞美春风是美的创造者,她裁出了春天最美的杨柳依依。整篇诗洋溢着贺知章欣逢早春的欣喜之情。“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该诗的名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句诗想象新奇、比喻生动,自然天成,毫无雕凿之嫌,令人拍案叫绝。
二、最悠然的春风
《绝句》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参天古树的绿阴下,一位僧人系了小船,拄着藜仗,缓缓走过小桥,悠然地一路向东而去。杏花盛开时节,绵绵细雨轻轻落下,像是要故意润湿僧人的衣裳,柔柔地吹拂着他面庞的,是那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温暖春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一年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时期的花信是柳花,所以称为杨柳风。
三、最迷人的春风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镇江)和瓜洲(扬州)不过一水之遥,钟山(南京)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该诗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据说,最初王安石用了“入”、“满”、“过”等多个字,最终选定了这个“绿”字,这成了诗人修辞练字的著名例子。
四、最浪漫的春风
《清平调》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春暖花开的一天,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在宫中的沉香亭观赏牡丹花,品尝美酒,逸兴勃发的唐玄宗命李白写新乐章助兴,李白下笔如有神,新诗三章立马而就,这是其一。看见天边的云彩,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华美的衣裳,看见娇嫩的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绝世的容颜,李白把杨贵妃的衣饰和容貌之美描写的天上人间,极尽李白想象丰富、飘逸浪漫的特色。
五、最惆怅的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772年 - 846年),字殷功,唐朝著名诗人。他出身于著名的名门望族:博陵崔氏,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后来陆续担任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等官职。年轻时,崔护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到长安郊外的南庄散心游玩。在一户人家讨水喝的时候,邂逅了这户人家清纯、美丽的女儿,这位少女在递给崔护茶水后,就倚在盛开的桃花树下,笑意盈盈地看着崔护喝水。这一幕给崔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见钟情的感觉油然而生。第二年的科举考试,崔护很不幸地又落榜了。他想起了那个美丽地少女,又来到了南庄。结果这家人柴门紧闭,只有桃花依然在春风中盛开。崔护怅然若失地在门上题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过了几天,崔护忍不住心中的思念,再一次来到南庄。这一次崔护遇到了少女的父亲,正在痛哭。他告诉崔护,女儿和他探亲回来,见到了崔护的题诗,女儿以为崔护再也不会来了,伤心之下,一病不起,刚刚去世。崔护悲痛心切,抱着少女连声呼唤:“崔护来了,博陵崔护前来讨口水喝。”或许是爱情感动了苍天,少女慢慢地苏醒了过来,她看到自己躺在心上人的怀抱里,又像桃花一般灿烂地笑了。这个曲折的爱情故事启示恋爱的人们,爱要大胆、果断,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不要好事多磨,千万不要让春风惆怅。
六、最得意的春风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经历了二次惨痛的失利后,在四十六岁那年,终于进士及第,他一扫昔日的郁闷,喜不自胜地写下这首别具一格的诗,一吐心声:以往不如人意地困苦处境再也不值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令我神采飞扬,兴致高涨。迎着浩荡的春风,策马奔驰在春花烂漫的长安大道上,不知不觉就看尽长安的繁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春风得意”、“走马看花”两个成语就是由此演化而成。对孟郊来说,这年得春风是“暖风熏得游人醉”啊,这是最得意的春风。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快来临了,就借孟郊这首欢快的诗,预祝广大的考生们金榜题名、心想事成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