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家庭教养孩子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因为方法的不同,才会使培养孩子最后的结果大有不同。
在生活中,有很多看似不该发生的事情,却总是发生。这种事情听起来让你气愤
但是,你真的又无法可怜被欺负的一方。因为他们今天的被欺负,是因为昨天对欺负你的人娇宠和溺爱。
1,在我们这条街上,有一个孩子,他的爸爸是环卫工人。妈妈是家庭主妇,因为有病,妈妈常年躺在床上。
为了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和上学的孩子,爸爸起早贪黑,很辛苦。
爸爸的工资不是很多,除了要供给一家人 吃饭,孩子上学以外,还要为躺在床上的妻子支付药费。
夫妻俩是老来得子,所以孩子被娇惯得不行。
街上不管流行什么,都能从这个孩子的身上体现出来。
流行阿迪达斯,他会脚上有一双。
流行山地车,他胯下就会有一辆。
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父母觉得有些亏欠孩子。所以,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的爸爸妈妈就是勒紧裤腰带,不吃不喝也会满足儿子的要求。只有这样,这对父母心里觉得才能给孩子一些弥补。
虽然好心的邻居也告诉他们,惯子如杀子。但是,这对夫妻总是笑笑,默不作声。
眼看着孩子快要高考了,夫妻两觉得孩子虽然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好,但毕竟还是小。等上了大学就知道怎么做人了。他们很期待。
直到高考完的第三天,他们的孩子突然失联了。这对夫妻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孩子可能高考考的不好,到朋友家静几天。也可能是心里有什么委屈,需要找个地方发泄一下。过去也有过这样的情况。
他们也没多想。只是盼望孩子早点回家。
到了孩子失联的第三天,夫妻俩打扫孩子的房间时,发现孩子留下的一封信,孩子的父母彻底的泪奔了。
孩子在信中是这样怼父母的。
“我觉得生在你们这样的家庭是一种耻辱。叫我抬不起头来。。。。。。原来不想告诉你们我走了。彻底离开这个家。还是打个招呼吧。你们这两个老混蛋!我恨你们!”
看到这里,老夫妻哭的天昏地暗。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孩子。是他们害了孩子。
你看,到了现在,这对夫妻还在自责。是他们的低下社会地位,害了孩子。好像孩子的出走,是因为他们的照顾不周而引起的。
试想,一个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别人又怎么可能看得起你呢?
他们这样的教养孩子,最终获得了什么结果呢?
2,也是一个真实的新闻
前两天,在英国凯特王妃的妹妹Pippa的婚礼上,记者抓拍到一个有趣的小细节:
在婚礼上,小王子乔治作为花童一员,忽然走到新娘小姨的后面,把她的婚纱给踩了。不管小王子当时的想法是觉得好玩,还是恶作剧,但是,当时凯特王妃在一旁看到之后,立刻把小王子和女儿夏洛特拉到了一个小角落里,开始严肃的教训起儿子。
我们当然无法知道王妃究竟对小王子说了什么。但是从小王子后来被训哭的画面中能够感受到,妈妈的语气是很严厉的。没有因为孩子的地位迁就了他。。。。。。
后来,当小王子知道自己的错误时,对王妃说了些什么后,王妃适时地摸头安慰了小王子几句。
与此同时,当王妃在教育小王子的时候,夏洛特脸上幸灾乐祸的笑意,马上被妈妈觉察到。在教育完小王子后,王妃还顺带教导了一下妹妹夏洛特:哥哥虽然犯了错,但是他勇敢承认、改正错误,哥哥是最棒的,你应该尊重哥哥……
从这个新闻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教子有方的妈妈给我们展现出来的教养孩子的方法。
不管是地位高低。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及时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都是做人必须遵从的。
3,为人父母,不能因为自己身处某个阶层或者某个环境,就把自卑感或者优越感过早地传染给孩子
父母应该懂得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不卑不亢,积极上进,而不是人为地放大自卑和强化优越。
第一个事例,是父母把自己的自卑感过早的传递给孩子。虽然这种传递是无意识的。只是通过满足孩子的欲望,弥补自己对孩子所谓的亏欠。但是,现实是无法隐藏的。当孩子有了思维,明白了眼前的环境,就会产生心里发差。这种反差,足以杀死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崩溃。
第二个事例却告诉我们,不管你的地位高低,你都必须尊重别人。不存在你是否地位高就可以有藐视别人的权力。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装载着父母从小给孩子慢慢的给予。这种给予在孩子的一生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终身收益。反之则不然。
这两个家庭的教养大有不同。你会学习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