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缩小现实与期待的偏差》
真自由法则—勇气,就是带着恐惧往前走
今天的课程没有上一节课那么吃力,听了几遍,有一种通透的感觉,我似乎知道了上次课的时候我为什么那么焦虑了。
第一节课,我课程听的焦虑,作业写的也焦虑。因为我听了几遍都没有听懂,无法理解,作业也无从下手。然后就一直被这种焦虑感困住,虽然理性我什么都知道,他知道我应该去寻找焦虑背后的积极意义,他告诉我要重排快乐和痛苦的顺序,先完成再完美,他想的很好,但无奈小我就是很趋利避害,她为了取得关注,就越发的宣泄情绪,导致理性我什么都做不了。
我还纳闷呢,为什么小我越是闹动静,理性我越无力呢?难道是因为理性我害怕小我?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有一种叫做情绪的裹缚效应的东西,即当情绪来了的时候我们就像是一个被困在玻璃瓶中的人,虽然我们很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可是能力却被玻璃瓶(情绪)困的死死的,无法发挥出来。
而且我们每个人的能量是一定的,它可以用来给小我宣泄情绪,也可以用来启动理性我与小我对话,破除情绪的裹缚效应,释放能力。所以,小我越是宣泄情绪,需要的能量就越大,用来解救能力的能量就越小,导致我们越看不清现实究竟发生什么问题,越是陷在问题里出不来,忘记了自己到底要解决什么事。
所以困住我们的并不是问题,是情绪!情绪限制住了能力的发挥。所以当情绪来了,我们要立刻觉察,它说明我们遇到了问题,说明我们有了可以成长的机会。所以不要被情绪困住,要想办法去处理,真正地让问题成为成长的基石。
那么我们到底要怎样才可以强力召唤理性我出来破除情绪的裹缚效应呢?
这就要从情绪的来源找起了,情绪的来源是现实与期待的偏差。当你的期待是非常高的标准,而现实是你什么都没有,那就会出现一个较大的偏差,而偏差会带来各种负面情绪,(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上节课会焦虑,因为我的期待是把用较短的时间把课程听懂,理解透彻,而现实是由于经历经验学识等原因,我的理解水平并不高,所以无法很好的理解,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偏差,所以我就很焦虑有情绪)这个时候大象这个趋利避害的小屁孩就会选择逃避。
只要有偏差,小我就会激发出能量来一味的表达自己的期待,而情绪=期待-现状,因为现状不变,所以小我越是表达期待,情绪也就越大。
所以当有问题出现时不要着急表达期待,正确打开问题的方式是先调用理性看清现状。这个时候短期自律提升表就派上用场啦。讲真,用了这么久都不知道自律表到底为什么这么神奇,只是当填完了,咦,好像真的能解决问题哎~今天终于知道这里面的一点点了玄机啦。
短期自律提升表的第一栏就是直面现实,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我们只有尊重事实,在思考现状是什么的时候逐步把理性我拉出来,让他与小我对话,安抚小我,打破玻璃,释放能力,进而相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降低小我的期待或是寻求其他资源的支撑)。很神奇的是当我们直面现实(写下来)的时候,理性我就回来了,小我也不见了。
这里我之前存在一个误区,我理解的直面现实仅仅是字面上的直面现实,我并没有想到这与写下来是密不可分的,写下来真的是有神奇的功效,它会引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唤醒我们的理性,老师说写下来具有构建作用,这么一看,还真是,难怪这么有效。
但是我们在直面现实的时候,还会出现痛苦的感受,我们要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咱们上节课的内容《自律—重排快乐和痛苦的顺序》啦!即便解决问题时会带来痛苦,导致我们害怕解决问题,但,这是成长者的勇气,因为:勇气,就是带着恐惧往前走。我们要想真正的自由就要有明知道面对现实会痛苦却不去逃避的勇气。
因为真正的自由是如小鸟般的free to( 想干嘛干嘛)加free from(不想干嘛就不干嘛),它可以免于风的裹挟,自由飞翔;而不是像羽毛一样,逃脱不了风的把控,任风吹起吹落。
所以我们要做小鸟,利用自律推迟小我的满足感,使用尊重事实直面问题的方式,去看到期待和现实到底有什么差距,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用自律的方式,从情绪的裹挟中解脱出来,免于情绪的困扰,做到真正free to+free from的自由。
附一张上节课写作业时填写的提升表,也就是前文一直提到的案例。那么,
你是想把能量消耗在情绪上?还是投资在价值积累上?
你是想像小鸟一样flight?还是想像羽毛一样fly?
另附昨天艰难的召回理性我来洗衣服的斗争
再附一张今天的自律提升表,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尽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