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277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2.21
关于情绪的话题和与情绪有关的话题,是我一直都很想要分享的部分,但因不良情绪发作时的诱因很多且错综复杂地缠绕在一起,不易分辨那个是“导火索”,那个是一旁“煽风点火”的,那个是“催化剂”,那个是“燃点”。情绪其实就是藏在体内某个角落的“炸弹”,一不小心碰触到,就瞬间爆炸,伤人害己。许维素老师的《红皮书》书上讲,情绪的产生与压力、语言、行为互相关联的互动关系。的确,压力大的情况下,承受力弱的,则会产生焦虑不安、烦躁易怒的不良情绪。语言即白话的说话,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语言是把双刃剑,可以好话一句暖三冬,也可以恶语伤人六月寒。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你说的,别人不爱听,或太“刺耳”就会使人的情绪瞬间反转——一秒种从喜笑颜开,秒变就怒目圆睁。不良行为也会引发情绪突变。如两人愉快地畅谈,第三方冷不丁地向他们吐一口水,估计情绪秒变发生。但据我观察周围的人,凡高频率地在“喜怒哀惧”之间穿梭的,很容易被“语言、压力、行为”牵着鼻子走,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家庭教养方式、成长环境、性格特征以及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所以不良情绪的发生、发展,以及最后到失控状态,都是没有及时得以排解和释放,日积月累造成的。情绪化的的人内心是痛苦的,有觉知和觉察的人,会更痛苦些,因为不良情绪爆发后,他们会为自己图一时“痛快、发泄、释放”所谓的“恨、仇、怨气”等而给他人带来伤害(其实伤害的都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深深地内疚、自责、后悔。但一但当引起不良情绪发作的事情出现,上述程序又会重新上演一边。情绪化的人生活在矛盾中,他们一边折磨自己,一边折磨情绪发作的对象。他们既让人怜惜,又遭人烦。
今天先聊到这吧,明天继续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