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跟孩子出现了一些冲突的时候,怎么样才能达到一种最好的一种沟通结果呢?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家人要一起去钓鱼去野炊,并且丈夫对此策划了很久。而妻子觉得,自己妈妈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妹妹一人照顾母亲很辛苦,她想回去照顾母亲。老公就觉得,你母亲不是特别重的病,而且不是也有你妹的照顾吗?为什么你要牺牲我们难得的家庭时间呢!妻子呢,觉得说,我妈已经病了,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离开,我如果不去照顾她,万一她这个时候离开了,那怎么办?
他们双方都有各自的顾虑和需要去满足的的情感。所以当时如果他们各做各的选择,你去钓你的鱼,我去照顾我妈,双方势必都有一种内疚感。那换一种方式,如果妻子妥协了,去和丈夫孩子一起去钓鱼,那她也必然忧心忡忡,无法完全投入到这次家庭活动中,而且这种状态也会被孩子们感知到。
如果反过来,丈夫妥协了,去陪妻子照顾她的妈妈。如果她的母亲真的没事儿的话,那丈夫就会有意无意地证明自己说,看你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牺牲我们全家一起出去玩的宝贵时间。所以说任何妥协或迁就都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如果说这期间母亲又没了,势必会对妻子造成一个很大的创伤,那她不会原谅她的丈夫,她丈夫也不会原谅他自己。
所以说一方完全妥协,另一方面完全接受,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比如你在家庭当中和孩子出现一些矛盾,那你是应该完全妥协呢,还是让孩子完全妥协呢?两种都不是好的处理问题的办法。好的办法就是就是换一条路走,而不是你要听我的,我要走这个路。让我们回到这个例子当中,这个妻子完全可以说,那我换个时间去看我妈;或者丈夫说,我们去你妈妈家附近去露营去钓鱼,或者把你家的亲戚都一起叫过来。就是选择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这个方法也要教给孩子们去做,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而是你需要跟别人去合作,去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欣赏对方和你的一些差异,让你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你需要做的不是对这种差异报以无所谓的态度,而是说你看到他们的差异之后,你会吸收到一些新的东西。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在互相建立好信任的前提下,在你们的家庭情感账户的余额很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第三条道路的行动,而不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完全的服从对方。
总结起来,第一是坦诚,第二就是信任。有了这两点,我们追求的一个综合的效益,让双方都能够接受和成长的方法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