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特别冷,国庆节才过,阴霾就笼罩着山里的板板桥。古庙脚下的人家更是凄风苦雨,早早的进入了冬季。那个周一的傍晚,随着妈妈的升天,一群儿女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随后的日子,她们一直在痛苦与思念中煎熬,在冰冷的空气中体味着失去亲人的痛彻心扉,同时也感叹生命的不易。
许是生活不忍看到女儿这般落魄,为思母心切的她栽种了爱心榕树。它们想要这棵榕树成为女儿心灵的陪伴,也想让这树陪着年幼的女儿健康长大。母亲是爱女儿的,她知道女儿的失魂落魄,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就用自己特有的力量守护着家人,让家继续“完整”。有了榕树的陪伴,女儿的情感得以转介,她的灵魂有了寄托,她盼望榕树快快长大。然而,榕树在北方环境里生存是很困难的。春天到了,它却没有如期舒醒。后来,又改种银杏,这是一种生存能力很强的树。它树形优美,树叶漂亮,笔笔挺挺的,是她喜欢的树。这棵树活在心里,一直守护着她,陪伴着她。尽管后来的日子里生活平淡了不少,很多时候只有“早安”和“早”维系着,可是她知道这样的平淡才是真实的存在,也不奢求太多。北方的环境里,银杏是否如她想象的一样婀娜多姿?在这样的夏夜里,它是否一树摇曳?她忍不住内心的好奇,就想知道它的近况。
她清楚的记得,妈妈就要升天的前几天,她梦到生命中的一棵大树正在倒塌,她伸出坚实的双臂,努力的想扶住那棵就要倒下的大树。然而,生命中的大树已经病入膏肓,无回天之力。她只能在悲痛里把它送回家,让它叶落归根。
六年过去了,妈妈在天上看护着她的儿女她的亲人。在爱的呵护下,家人都健康生活着。生命中的大树在故乡也草色青青,越长越茂。北方的银杏叶应该也是最茁壮的样子吧?她盼望着,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亲眼目睹这棵陪伴了她六年的心灵之树。即使不能厮守,能为它浇一次水,施一次肥,她也会欣慰不已。
生活有舍有得。因为舍,常常有所收获;因为得,也需要偶尔奉献或者牺牲一些。真诚是舍与得的基本。如果没有她平时的大度宽容、无私付出,获得爱的理由就不会这样顺其自然。
机缘巧合,冬日暖阳里,大白菜长得正肥壮,让南方的乡村多了很多慰藉,也多了一些色彩。也因为她的热情好客,生活除了给予她怜悯,也给予了她爱。南方是喜干植物的福地,她又喜得一盆芦荟。起初,芦荟的到来源于她做面膜。家里种了两盆芦荟,她经常用来做面膜,都剥进心了。每次她一边摘下芦荟,一边心疼的唠叨说芦荟长得太慢,跟不上她剥的速度。因为这样的唠叨,她又多得了一盆芦荟。芦荟长在热带的海滨城市,刚来时还是稚嫩矮小的。半年不到,现在也拔出很高的节。而且,周围还长出了很多小芽。翠绿得如年轻待家的闺女,就要破土而出,一展它妩媚的风采。
望着这盆绿得发亮的芦荟,想着那株亭亭玉立的银杏,此时,她又想起了妈妈。银杏或者芦荟,都是爱的延续。因为不舍,妈妈用另外的方式,继续爱护着她的儿女。我想,总有一天,她会飞离故乡,去到那个种有银杏的农家院子。在精巧的小院里,在徬晚的黄昏中,在银杏的陪伴下,悠闲的喝着茶。天边,一群大雁结伴而行,它们在告诉她:南方的芦荟依旧茁壮,爱它的人,何时得才能来到它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