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唐诗,三岁的孩子学习一首唐诗,奶奶在旁边就开始叫: 这么笨!这么一首简单的故事,要花半天时间读都读不出来。
看得出来,大人的心非常急切,希望小孩子马上就学会。
实际上好的作用没有起到,小孩子的自信心立马受到了打击。
我大概分析了一下,从第一天的磨耳朵,孩子到非常的排斥接受这个新内容,到不停的在他耳旁给他磨耳朵,他也会跟我说这个内容,我不会我也不想背。
到第2天稍稍的有一点印象,再到第3天第4天,要花差不多5天的时间,可以很轻松的背的很流利。
同时又要反复的重复,不重复过几天就马上又变得生疏起来。
学习是一个反复不断重复的过程。
今天听了向东宁老师(管理大师)的一段过往回忆。
我将近30岁出国,为了学外语,每天坐在大礼堂的公共课上。学生是一个半小时换一茬人,我一坐就是一天,管它历史课、经济课,我都坐在那里听。我坚信:耳膜经过足够多次的震动,一定会有效果。
突然有一天,我可以感到老师说话的时候,在哪里换气了,语言不是一片一片地来,而是几个词、几个词地来,渐渐地,单字也开始清晰了。听力自然就提高了。这就是花工夫的过程。
我们一直担心学什么东西学不会,学的久了没有,效果实质上是我们想多了,在不停的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便是一点一点的在进步。
通常我们害怕时间过得久还没有收获,是不是学习就不起了作用了,然后轻而易举的就学着放弃。
实际上是我们太害怕失败,太害怕努力了没有收获,所以有了些小的努力并期望立马看到结果,事实上结果哪会来得那么快呢。
短时间的看不到结果,那么就大概率的会选择放弃。
要么我们就是被外在的环境声音吓破了胆子。
终是想要努力,躲得过想要放弃的那颗心,躲得过看不到前面的光,始终坚信要冲破这段迷雾找到心中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