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形式也是电影的表达方式之一,导演们从2D玩到3D,又从矩形镜头玩到圆形镜头,这位导演竟然从彩色画面倒退回黑白画面!
都6102年了,还拍黑白电影,是哗众取宠吗?黑白画面能让故事更好看吗?
能!这部黑白电影——《八月》还得奖了!
《八月》获得了“第53届金马奖颁奖典礼”最佳剧情片。
青年导演杨磊则凭借此片获得了最佳新导演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的提名,这部影片一举荣获6项金马提名。
2016年的金马奖,黑白电影《八月》为什么能打败《一路顺风》、《树大招风》、《我不是潘金莲》、《再见瓦城》等口碑彩色电影,拔得头筹?
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对张小雷来说,没有作业的小升初暑假终于到来了。
他耍着爸爸拿拖把棍做的双节棍,晃荡在这个西部小城,一切都那么平淡无奇。
一直转动着的风扇鼓吹着夏日的燥热,大人们并不像孩子们这样平静。
张小雷的妈妈是教师,整个暑假都在操心着张小雷考重点中学的事。而当妈妈终于搞定了张小雷的上学问题,问张小雷为什么非要上重点中学时,张小雷说只是因为这个学校的校服好看。
气的张小雷的爸爸一直骂他没出息——因为,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是张小雷爸爸的座右铭,他对张小雷也一直言传身教着这句话。
然而,国企改革之后,张小雷的爸爸丢了国企电影剪辑师的铁饭碗,带来了各种生活改变。
比如不再能“蹭”电影看。
张小磊看到爸爸对着空气乱打了一通拳,终于不得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跟着组去外地做了场工。
在大人们毫无准备的时候,国企改革就这来了,这次改革改变了几乎一代人的生活轨迹。
影片上升到探讨改革了吗?
没有。
因为影片是孩子的视角。国企改革,其实在大多数孩子的眼中不深刻,影片中的张小雷一样依然耍着爸爸做的双节棍,听着妈妈的唠叨,慢慢悠悠地地过日子。
人们对于成长总是后知后觉,而导演则将自己后知后觉的情绪,若有似无隐藏在各种生活的细节之中。
那时的张小磊不知道爸爸为什么对着空气挥拳,不知道平日最钦佩的三哥为什么被抓,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借到钱时还假意推脱……
这电影还讲了什么故事吗?
似乎讲了又似乎没讲,它就只是零散又琐碎的记录着这个家庭的家长里短。
对于影片的评价也两极分化,而呈现出两极的原因却高度一致。
恶评说,这电影太平常了,这有什么好拍成电影的?
好评说,就是因为它平常,所以它太真实了。
沿街叫卖的小贩、黑白大肚子电视机、田里抓蛐蛐、地头吃西瓜……
这些场景被导演以黑白片的形式展现在你面前,伴随着电影中没有降噪环境音,一点点把你拉扯回童年与故乡。
影片中张小雷两次与昙花合影,一次是昙花未开之时,一次是昙花盛放之时。
而影片也原本命名为《昙花》,导演的寓意也昭然若揭,童年美好的如昙花,转瞬即逝。
导演也巧妙的将这种怅然若失表达到了极致。
影片最后,张小雷与妈妈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看爸爸托人带回来的现场录像带,画面忽而转成彩色,切到电影的拍摄现场。
张小雷与爸爸,导演与观众,回忆与现实就这样交错在一起。
没有浓墨重彩的表达,没有刻意烘托的煽情,导演用最平常不过的生活细节记述着他的童年,就像我们写在本子里流水账似的日记。
日记里,爸爸总是和你扯着一些大道理,把自己塑造成你的英雄;妈妈时不时给爸爸泼盆冷水,发发牢骚却还是操持着家里的琐事;而我就没心没肺、百无聊赖的看着电视,和小伙伴们玩着捉迷藏。
回忆的画面也像被加了黑白的滤镜,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稀里糊涂就度过了那一二十年。
影片结束了,它的缺点和优点也一样明显,台词不够讲究,演员演技不够戏多,过于平淡如水。
我忽然感觉着可以被称为“饱和式拍摄”,如同饱和式救援。张小雷之所以是影片的主角,只是因为摄影机架在了他身边而已。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剩下的生活,你自己去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