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最初的来源就是母亲,因为婴儿初期时候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如果母亲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适度关爱他们,那么孩子将来就会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如果母亲特别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帮他做了,不让他受一点苦,那将来孩子的受挫能力和独立能力肯定要受影响。就比如说前几年有新闻说的大学生用快递把脏衣服寄回家里洗干净再带回来,这就是溺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就是这个孩子会对生活失去兴趣,他感受不到自己努力获得成就的快感,也感受不到参加社会活动的充实,长大后很容易就成为社会边缘人物。还有一种是放任,什么也不管不问,这种情况也容易让孩子对外界的事情提不起兴趣。因为他们分不清什么是生活的重点,就容易被网络游戏这些特别吸引人的东西诱惑,他们本身抵抗诱惑的能力也非常差,长大后经常出现暴饮暴食这些情况。
那怎样培养社会兴趣呢。社会兴趣和咱们人生中的三件大事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三件大事处理好了,社会兴趣的发展就会顺利很多。这三件事情分别是工作、生活、爱情。三件事情都比较顺意的时候更容易获得良好的社会兴趣,就能更好地和外界相处。自己喜欢的职业和工作会让我们干活更加地有兴趣,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乐趣,玩着玩着就把活干了。试想下每天都做着一点都不喜欢的工作,怀着上坟的心情去上班,哪能做好工作。一份好工作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就比如我现在就在帮助大家更快速地获得知识,我就非常喜欢这种有意义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也常常感到很快乐。
还有就是生活,这里主要指的是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参加一些业余爱好协会、和朋友多走动多交流等等,我们除了可以在这里get到一些新技能,更多的是学会跟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交流,能有更多机会结交更多的朋友。
阿德勒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兴趣。比如说长子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要带领着弟弟妹妹们,就会在无意中锻炼领导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能力;中间出生的孩子上有哥哥姐姐,下面有弟弟者妹妹,他们就更善于和别人打交道,成为社交达人的概率就高一点;最小的孩子因为备受呵护,家人也都喜欢逗他玩,所以更容易有单纯、外向、幽默的性格。就是这些不一样的性格,让他们在长大后的工作、生活里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
这些早期就形成的行为风格会影响一个人以后的生活。那你可能会说,我的父母给我造成了不好的行为风格,我是不是一辈子就这样,没有逆袭的可能了。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有着自我创造性,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自卑和补偿。如果你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自己的人生风格不满意的话,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的,关键是先要认识到自己是哪种风格的,自己身上有哪些别扭的地方,然后找到产生别扭的原因,通过回想来正视他。用阿德勒的话说,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我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