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及了黄帝到禹的一些重大事件,并且也明确时空范围,这里,我想对之前文献的解读做一些总结。
首先,空间范围在黄帝之时就已经基本形成,也就是:““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xūn yù),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翻译过来就是东至山东、西至陕西甚至甘肃、南至荆楚,北至山西。这也是很长时间中华文明的一个中心。而时间则是龙山时代早期到夏,这个在前文也有论述。重大事件则有黄帝与神农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逐鹿之战,征三苗,大禹治水等。所以,在对考古学文化进行观察的时候,应该着眼于文化因素的急剧变化,以及与水文有关的证据。
下一步,我认为要从各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入手,对其谱系及文化因素进行考察。初步可以确定以下地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山西、湖北,在这些地区内部也有可能再做细分。这就是下一步需要讨论的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