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曹公奇
时间:2023年10月17日上午
学校:GQ县初级中学
学生:八年级C班(按学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层,C班即C层)
任务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请大家自由阅读三遍课文。读的时候,可以参考下面注释,看文章写的什么内容,哪里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随时画出。(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同学们读完啦。我刚看了一下,有些同学在课前做了认真的预习,有些同学恐怕还没有预习,书上很干净。下来,大家读了以后,首先说说,还有哪些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知道意思的词,或者看不懂的句子。谁有什么问题呢?说一下。有没有?大家都会啦?没有学呢,大家都会啦?有没有问题啊?你有没有问题啊?(全班默不作声,师指一个学生问)
生1:没有。
师:那请你把课文朗读一遍。
(生1读课文,有点磕磕巴巴)
师:你把“念无与为乐者”后面接着的话再读读。
生1:zhú至承天寺……
师:什么至?这个字读什么?(生1不语,师指其同桌)你说,什么“止”?
生2:suì至。(生1继续往下读)
师:“怀民亦未”什么?这个字怎么读?
生(七零八落):qǐn。怀民亦未寝。
师:读qǐn。两个字都读错了,还说没问题?谁还有其他问题?(全班还是默不作声,师又指一个学生问)你有问题么?
生3:没有。
师:没有问题,那你也读一遍课文。(生3读课文)
师:什么至?你读清楚。遂(suì)至……还是读得不流利,对课文不太熟。大家读的时候有不懂的字词,就要说,就要问啊,怎么都不说呢?(师又指一生读课文,生4声音很低地读课文)
师:刚才这个同学读了一遍,看来大家读得还不流畅。这样,咱们再齐读一遍课文。(生齐读课文)
师:这一课很短,只有85个字,咱们要读熟,赶下课前背下来。我们看“记承天寺夜游”,从题目来说,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七嘴八舌):记叙文。
师:好,记叙文。那如果更具体地说,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呢?哦,是一篇游记,游记也是记叙文的一种。那从我们学过的表达方式上看,这篇游记都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生默然)
师:写作的表达方式都有几种?
生5:记叙,议论,说明。
师:这个同学说得基本正确。表达方式有记叙,也叫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当然还有说明,共五种。那我们现在对照着这篇课文看一看,这么短短的85个字,都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生默然)
师:有没有叙述,有没有描写,有没有抒情,还有没有说明?谁回答一下?都有什么表达方式?(师反复启问,全班学生仍默不作声,师指定一生)你说说,都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6:呃,呃……议论。
师:哪里是议论?
生6:后面。
师:后面是议论,也是抒情。那课文前面是什么表达方式呢?
生6:呃,呃……
师:谁能说一下呢?都有什么表达方式?(生默不作声,师又指定一生回答)
生7:前面是叙述。
师:开头到哪里是叙述?
生7:到“欣然起行”是叙述。
师:那后面接着的“念无与为乐者……”是什么?
生7:抒情。
师:为什么是抒情?(生7沉默不吭声)同桌,你说这几句是什么表达方式?
生8:……
师:哦,有同学说了,叙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都是叙述,记叙夜游的缘由与过程。再接着,下面的句子又是什么表达方式呢?也就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两句。
生(七嘴八舌):描写。
师:好。记叙文一般要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那我们看看,苏轼这篇短短的文章,有叙事,有写景,还有议论抒情。
任务二:研读品味,体会心境
师:我们首先看看文章叙述部分,到底记叙了什么事?大家一起读这一层。(生齐读后,师让一生回答)
生9:交代了夜游的缘由和人物。
师:人物是谁呢?
生9:张怀民。
师:还有谁呢?
生9:还有苏轼。
师:那夜游的缘由是什么呢?
生9: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师: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缘由是什么?
生9:……
师:那你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那天晚上,“解衣欲睡,月色入户”,解开衣服准备睡觉,这时候月色入户,“户”是什么意思?哦,门,门户。然后呢?“欣然起行”。他看见月光了,这时他的心情怎么样呢?哦,很高兴。然后,“念无与为乐者”,“念”什么意思?想到。“无与”,没有。这是古汉语一个固定的格式,无,没有;与,和(我),介词“与”后面省略一个词,是什么?“我”。这就是古汉语介宾短语省略了中心词。没有人和我一起“为乐”,“为”是什么意思?本来就是“做”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享受。“乐”,乐趣。这句意思就是,想着没有和我一起享受月色乐趣的人。于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什么意思?于是。他没有多考虑,马上就想到了谁?张怀民。张怀民睡了没有?也没有。“遂”,苏轼几乎没有犹豫,就首先想到了张怀民,而张怀民“亦未寝”。为什么张怀民也没有睡呢?这就要想一想,苏轼“遂”想到找张怀民,张怀民是不是有一样的心境呢?他“亦”没有睡。从“遂”,从“亦”,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人心境相似,因为张怀民也是被贬黄州的。找到张怀民,两人“相与步于中庭”。“中庭”,是什么意思?院子。两人一起来到院中。
师:我们看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这里的叙述,就是记叙了夜游的过程。那他们来到院子后,看到了什么景物呢?大家先一起读一下描写景物的这几句。(生齐读)
师:我们看,他们来到院子看到的景色,就这么三句。那这里描写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哪位同学说一下?举手说。(生沉默,师指一生说说)
生10:(声音很小地读这两句原文)
师:他们到院子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学勇敢一些,谁说一说?(师又指一生说)
生11:庭下的水很空明……
师:院子里是一个湖吗?(生默然)那咱们一个一个词看。“庭下”是什么意思?同桌知道不?
生12:不知道。
师:那刚才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你们说都知道(笑声)。庭下,就是庭院里。庭院里“如积水空明”,“如”是什么意思?像。“积水”呢?就是积满的水。“空明”呢?清澈。院子里像积水一样清澈,是不是院子里积满了水呢?不是。再往下看,“藻”“荇”都是水中的植物,水中的藻和荇纵横交错。然后,“盖”什么意思?大概。“竹柏影也”呢?竹子,柏树,影子。这句就是:大概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吧。那现在说一说,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师指一生回答)
生13:(生不语)
师:就这么两句,想一想,这是怎样的景色?院子有没有水?没有。那这是什么呢?看前文“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来到院子里,写的是啥?哦,写的是月色。月色就像积水一样清澈。下面呢?见过月光么?见过月光下的树影么?院子里有竹子、柏树,月光下竹子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的藻、荇一样纵横交错。所以说,“水中藻、荇交横”,实际上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罢了。两个人到庭院里,看到了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幽静,清澈,是这么一种清澈的月光下树影交错的景色。下来,我们根据这里的描写,结合你平时的生活体验,再加上你们的想象,把月光下树影交错的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一下。一定要加上你的想象去写!
(生写,5分钟)
师:好啦,大家写完了。谁把自己写的给大家读一读?咱们班同学都不爱发言啊,今天还没有人主动举手呢。现在谁第一个举手读,老师有奖励,马上兑现。谁举手?好,有个同学举手啦!奖励是她的。(掌声)
生14:明亮的月光像清澈的积水一般,水中的藻、荇交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师:这个同学勇气可嘉,今天第一个主动举手发言,奖励是你的。但是,基本上还是对课文描写的一个翻译,还需要一些想象力,加上自己的描写。好,你们两个举手,你先说。
生15:我们来到院子里,院子在月光照耀下,像水一样清澈,月光下的松柏、竹子的影子,像水中的藻、荇一样交错,我们一起感慨人生,赏月的欢喜,漫步于院子。
师:好,这个同学的描写加了一些自己的想象,因为古人的文言文写得比较精炼,加些想象就更能写出景色的美了。
生16:院子里的月色如积水一样清澈,水中的藻、荇交错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罢了。
师:你也可以加一些自己的想象,把景色描写得更细致、更美一些。谁再把自己写的读一下?谁能举手?我先把奖励给这个同学(一份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打印稿)。……我们看,作者就写了这么三句话,但是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月景图,既有清澈的月光,还有树影交横的画面,所以,作者说像清澈的水潭一样,非常空明,水中好像还有水草在交错,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
师:文章叙了事,也写了景,最后,作者抒情、议论。我们把最后三句读一下。(生齐读)
师:哪位同学把这三句话翻译一下?
生17: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师:最后一个句子是一个特殊的句式。翻译的时候要怎样调整顺序?
生17:呃,呃……
师:你重新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生17: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清闲幽静的人罢了。
师:你的翻译是正确的。翻译的时候,把哪些词语提到前面来了?
生17:如吾两人。
师:把“如吾两人”放到哪个词前面了?
生17:“闲人”前面。
师:正常的顺序就是:“但少如吾两人闲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清闲幽静的人罢了。“闲人”是句子的一个中心词,“如吾两人”是修饰限制“闲人”的,它是属于句子的什么成分?
生18:不知道。
师:宾语前面的成分是什么?修饰限制宾语的是什么?定语。这个句子就是把定语放到中心词后面了,是定语后置句,这是个特殊句式。刚才这个同学翻译是正确的,翻译时按现代汉语顺序做以调整。
师:在这里,作者说他们两个是“闲人”,那“闲人”是什么样的人?
生(七嘴八舌):清闲的人,悠闲的人。
师:苏轼为什么自称是“闲人”呢?这其中蕴含的情感,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这就需要我们简要了解一下苏轼当时的境况。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屏幕上这段资料。
【屏显】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受当地官员监视。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
黄州是苏轼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他经受了身体、心理及生活的多重磨练,在此期间也创作出了《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大量流传千古的诗文。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课后阅读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全面了解苏轼被贬黄州的经过和突破)
师:苏轼写这篇文章是哪一年?
生(齐):元丰六年。
师:也就是写这篇文章的三年前,因为“乌台诗案”,他被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做一个没有什么职权的团练副使,还受到当地官员的监视。我们说的东坡,也就是他在这时候取的别号。他被贬到黄州,生活困难,就在居住的东边的坡上,开垦了一片荒地,自己种地,维持生计,所以,他就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东坡。这篇文章是苏轼被贬三年以后写的,我们想想:刚被贬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过了三年以后,经过时间的磨炼,这时候他的情感就不是简单的愤怒,或者悲愁了,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什么自称是“闲人”呢?
生19:清闲的人,被贬了没事干,所以清闲。
师:这里面只是“清闲”吗?还有什么含义?
生20:悲凉。
师:苏轼是一个想建功立业的人,因为被贬黄州,无所事事,这时候的“闲”,就好像社会把他抛弃了一样,因而感到悲凉。还有没有别的意思呢?在这么一种境况下,他和张怀民一样,都是被贬黄州的,却还有心情欣赏月色。这样的“闲人”,还有什么含义?你说说,说错也没关系的,学习嘛。
生21:豁达乐观。
师:你说他为什么是豁达乐观的?
生21:他被贬了,看到美景,还会赞美,欣喜,说明他豁达乐观。
师:就是说,他身处逆境,却并不消沉下去,看到美好的月色,他欣欣然地和张怀民一起去欣赏,就是文章中间描写的庭院中的景色。苏轼不像一般人一样,对美丽的月色会没有多大的感觉,他是一个文人雅士,即使受到了被贬黄州这么大的打击,还有雅趣去赏月。
师:因此,我们看“闲人”,既是无事可干的清闲的人,也自嘲是不像世人忙忙碌碌的闲游的人,另外,还是文人雅士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中自然也有豁达乐观的情绪。所以,这里的“闲人”,所表达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是丰富而微妙的一种心境,这种情感是很复杂的。我们回顾一下,这里的“闲人”最少有表达了几层情感?
生(齐):三层。
师:三层。第一层,就是表面清闲、悠闲的人;第二层,被贬无法参与社会活动,闲居闲游的自嘲、悲凉之情;第三层,作为文人雅士的这种雅趣;当然还有刚才同学说的豁达乐观的心情。因此,这里体现出来的感情是非常丰富而微妙的。下来,我们把这课再读一遍,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
( 生读课文)
师:合起书本,背诵一遍。
(生齐背课文)
师:从这么一篇短文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想要全面了解苏轼,先看一看林语堂是怎样评价苏轼的。
【屏显】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林语堂
(欲知详情,请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一书)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林语堂的这段评价。
生22: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师:林语堂的评价中哪一句话与这一课有关?
生(齐):一个月夜徘徊者。
师:苏东坡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有情趣的人,大家如果想了解苏东坡在黄冈前后的经历,读一读余光中的《苏东坡突围》一文,就是我刚才奖励给第一个举手发言同学的那篇文章,课后大家都轮流看看。如果想全面了解苏东坡,课后可以去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任务三:比较阅读,把握风格
师:另外,这一篇文章和《答谢中书书》,都是很短小的写景散文,而且被教材编为一课。我们首先集体读一遍学过的《答谢中书书》(生齐读)。如果仅从行文句式上看,这两篇短文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23:《答谢中书书》都是四个字的句子,《记承天寺夜游》是不定式的句子。
师:都是四个字的,句式相对是短还是长?
生23:短。
师:这叫什么句?
生23:……
师:短,那就是短句,相对于长句而言的。都是四字句,那这些句式排列得怎么样?很整齐,这又叫什么?整句。知道不?
生:不知道。
师:《记承天寺夜游》呢?句式长短一样不?
生24:不一样。
师:那这叫什么句式?
生24:……
师:这叫散句,与整句相对而言。我们看《答谢中书书》体现了魏晋骈体文的特点,所以多为四字句,排列很整齐,构成了整句。整句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而《记承天寺夜游》,多用散句,句式长短不一,节奏舒缓,兼用整句,富于变化。我们看,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的名篇,但是在句式的表达上不一样,各有特点。
师: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以后,希望大家最起码都要读读《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有兴趣的同学再读读《苏东坡传》。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