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关注知乎上的推荐文章,看到最多的却是在倡导如何读书的话题。形形色色的各种答案,其实无不例外的是教导读者如何去阅读,如何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
当这样的文章看多了,静下心来想了很多,这些文章其实对于读者来说只是一种激励或者一种激励,如何运用文章所提到的就要看读者本身。这里面就会牵扯出另一个话题——自控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个道理不用过多的来描述,更多的人是无法战胜自己,这也并不是代表自己没有自控力,而是引出另一个很常见的词——习惯。
总结了一下自己,之所以不能够去看书,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的养成看出的习惯,甚至有些时候看书成为了一种负担,之所以这样表述自己,或许因为自己的目的性太强,总是希望通过看书去寻找出一些答案,以至于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迷茫。
这么一来,突然感觉萌生一种想法,这种想法是——现在真正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不是不去看书,而是真正看书,就像自己一样,看书是带有很明显的目的性的,这就是失去了看书的真正含义。
会有人问,看书为了什么?的确,现在自己都不知道看书为了什么了,或许看完一遍就扔一边永久珍藏了,再或者一本书没有看完就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将之称为陈列了,这种现象并非是个例,而是比比皆是。
当看到网上不断的描述出一年之内看多少书时,每当这个时候一是内心无比的失落,二是又开始像其看起,希望通过努力去完成想文章描述的那样,但是当行动时,有开始循环之前的路了。周而复始之中,最后沦落的只有自己了,然后会下一个定义——不适合读书。
这里并不是想去描述该如何去读书,在《知乎》这样文章比比皆是,只要按照所描述的方法去看书,自然能够在一年之必然能够得到像文章描述的那样,前提是——坚持。
当闲暇之余,或者突然醒悟时,突然感受到之所以没有人真正的看书,是因为读书是一个需要付出时间才能够完成的事情,而这个付出并不代表就会有收获,相反之下,这样的付出甚至没有一丝的回报。因为没有人可以确定今天看的内容在今天就能够用上。
在这样的状态驱使下,也就会认为读书真的没有什么用。这里想到一个很典型的比喻,就是快餐与正餐的区别。现在人之所以很多人去选择去吃快餐,并不是因为快餐好吃,而是立竿见影的就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正餐费时费力不说,吃下去并不能想象中那样带来益处。
真正的看书,就跟温水煮青蛙一样,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这段时间可能是一年、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显现出它的功效,如果急功近利的去读书,起不到任何作用,反倒会对看书这件事产生了很多的质疑。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读书无用论之说。在这样的思想下,当有一天面对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下,矛盾就会产生了。
矛盾产生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不会质疑读书这件事有没有错,而是调转矛盾开始质疑自己,开始悔恨自己,悔恨自己浪费了大好的光阴,这样的时间久了,剩下的就是各种挫败感。
读书有没有用,这里暂且不说。这里描述一个现象,就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大部分人并各种各样事物所占据,真的没有心思会去想是不是要看书,只是被动地前进着,当感觉前进的动力不足时,就希望能够休息一下充充电,能够让自己有足够的动力前进。
鸡汤文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火的原因之一恰恰抓住了人们基于补充能量的心里。的确,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当自己手机即将没电时,这个时候能够有个充电宝,即便充电宝剩下的电量不多,但最起码的能够江湖救急。当抢救过来时,也不会有人在意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社会人中,大部分都是依靠着鸡汤文去补充能量,这样的补充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没有人真正的去体会到,解燃眉之急之后该怎么办。这样的情况时间久了形成了一种习惯——只看眼前。只要眼前的事情解决了,至于以后怎么办就无关紧要了。
经常听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是啊,现在的社会确实是太浮躁了,很少有人踏下心来真正地去读书,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也仅仅停留在嘴上,没有真正的去打开黄金屋,也没有真正地去欣赏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