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蝶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德”是一个抽象、宽泛的概念。大到道德品质,小至人格魅力。既可以指美德,又可以指恶行。此句中的“德”无疑指的是美好的品德。
这种以道德力量感化人民的政治手段,是孔子以礼治国的重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的主张,无论是在处理国家政务方面,还是一般的人事管理方面,都有着同样积极的意义。
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人品被公众认可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利用人格魅力的力量,使下属臣服,从而使他们最大限度、心甘情愿地发挥作用,为单位、为部门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印证了孔子的另一句话:德不孤,必有邻。
北极星,站在自然学的角度看,他并不是众星之中心。孔子运用比喻,形象说明了“以德为政”的重要作用。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古代,人们不是把它当作纯粹的文学作品,而是人生和社会教育的教科书。‘思无邪’,孔子第一次将文学与政治联系到了一起,提倡用诗来教化民众,移风易俗。
《诗》共有三百零五首,《诗三百》取其整数。它的特点是温柔敦厚,读《诗经》,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上古时代的诗歌,在春秋时被孔子整理。《诗》的纯粹和正统,作为儒家思想,在很早就受到推崇,并被历代统治阶级作为统治的工具。
3.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孔子主张用“道”和“礼”来治理国家,有失偏颇。到了韩非子时代,他则提出,必须依靠刑罚来惩罚犯罪之人,才能起到震慑他人的作用。
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当是道刑并用,对于对社会和他人危害不大,且有一定悔罪表现的人,给予他们一定的悔过空间,教育他们遵守社会规则,遵守法令。而对于那些不思悔改,对社会主观恶意破坏的人,则要坚决施以刑罚,让他们付出代价。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人们,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一下子就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上的融合,发自内心的自愿去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违背心意地勉强去做。另外,孔子这些做人做事的经验,也是想让后人拿来借鉴,给他们指明正确的修道之路。
春秋时期,男子十五岁就属于成人了,孔子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了。经过十五年学习和磨砺,到了三十岁才算有点儿成就。也即经过了十五年的学习,他才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不过,这时虽然得以立身,但是还存有疑虑,思想上容易摇摆不定,还没有完善的信念来支撑自己。到了四十岁,才有了明确的行为准则,以及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处世原理,就不会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了。到了五十岁时,方知天命,此时他才真正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自己既然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天命,就应做好今生该做之事。到了六十岁时,才能辨明善恶是非,才不会因为一些话喜怒无常,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和内心的平静。到了这个境界以后,遇事才会有着镇定自如的表现。又经过了十年的洗礼,孔子才算如愿到达了“从心而欲”的境界。只要自己的言行合乎礼制,看透人生世相,做到无欲无求,这种境界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豁然开朗,领会做人的真谛,才能无欲无求,和孔子一样,看透一切,放下一切,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告诉他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违背’”。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活着,以礼事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
孟懿子,是,鲁国大夫。樊迟,即樊须,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重要人物。
关于“孝”,在《学而》中也有论述。“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孝生于礼,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才是孝,本章强调了孝必须以礼为前提。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不违背 意即顺,但这个顺也必须以父辈的意愿符合公序良俗,不违反法律规范为基础。否则,就是盲从了,当然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
本章论“政”,为何转而谈“孝”。我猜测,定是有一定原因的。“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美德。只有具备“孝”,才能进而做好国家的事儿。或者,是有一定社会背景的,或者是“话里有话”。
与时俱进,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所谓“孝”,就是在世时精心侍候,别惹他生气,多和他一块儿回忆回忆过去,这是重点。去世之后,按照当时的风俗或逝者的意愿去安葬,去祭祀,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后人的思念。
5. 孟武伯问/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孟武伯是孟懿子之子。当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时,孔子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父母担忧之所在。那孔子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他觉得真正的孝子,绝不会让父母为自己的言行忧虑,他们所担心的只能是自己的健康,而非德行方面的问题。因此,倘若在德行上没有问题的话,保证好自身的健康,就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孝敬父母。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珍重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也是孝的表现,因为我们的躯体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毁坏。
将这种理念引入到治理国家的方针中,就是“为政以孝”。当政者应将关注子女身体健康问题,推而广之,扩大为关爱天下黎民,以慈父之心对待治下的民众,关心、担忧他们的健康和疾苦。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在此纠正了一个被人误解了多年的观念,这不是个例,有相当一部分人如此想,也如此做。“赡养”,“赡”字从“贝”,是不是对父母只给予经济和物质上的资助就算是孝了呢?在此,孔子断然否定,家里有个小猫小狗,人还知道给他点吃的。如果只给父母好吃好喝,甚至大把的钞票,而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和爱,那又与养狗狗猫猫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在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从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去抚慰他们。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心理越来越脆弱,越来越不自信,他们需要自己的子女帮助他们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民间有“老小孩”之说,到了一定年龄,他们的行为举止仿佛又回到了孩童时代。也正是这种“蜕化”现象,使他们从心理上更需要自己的血脉帮自己支撑起轰然倒下的那一片天空。因此,老人的心理需要或许比物质需求更强烈。
而快节奏、多元化、张力大的生活,常常让我们忽略身边最亲的人。有空陪领导,有空陪朋友,就是抽不出一点空去陪陪那个把自己养大的人。那年春节晚会上的一曲《常回家看看》让电视机前的多少人汗颜。在我们觥筹交错时,在我们灯红酒绿时,在我们谈天说地时,岂不知有一双浑浊的眼睛在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归去的路。嘴里说着,啥都不缺,别买东西了,却一遍遍向街坊邻居炫耀,这都是孩子买的,看看,看看,怪浪费的。其实,他们炫耀的并不是美味鲜衣,而是子女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
身为子女者不但要赡养好父母亲的身体,还要养好他们的心。只有心存尊敬与爱戴,才能给父母带去快乐和幸福。若是将这套理论套用到治理国家的方针中去,为政者不但可以让老百姓们吃饱穿暖,还能温暖百姓的心,让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待父母和颜悦色,这点做起来不容易,有了事情,做儿女的抢先去做,有了好吃好喝的,让父母先享受,做到这些就是孝了吗?”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情绪烦躁,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负面情绪传给别人。对于父母的唠叨,有时也会烦,这时,如果能保持克制,无论怎样都能和颜悦色地跟他们说话,确实需要耐心,做起来会比较难。我们总是这样,把最坏的情绪给对自己最好的人,总是把因为无关紧要的人而产生的坏脾气,发泄到我们最亲近的人身上。其实多么不该。我们应该把最好的脾气,留给对我们最好的人。恐怕没有比父母对我们最亲的人了。
孔子认为,有事担当,有美食先紧着父母,这还不算是孝。孝,要从表面上也让父母感到舒心。。
在前文中,子游向孔子请教何为孝道,夫子告诉孝在于内心的敬爱,而到了子夏请教孝道时,夫子则告诉他孝的关键在外形上和悦。子游与子夏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在侍奉父母这方面应该没有什么大
的问题。孔子此言也是怕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心不够恳切,才会有此种说法警示他们,让他们明白侍奉父母除了敬养于内,还应表现于外,不让父母亲有疑,才是真孝。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跟颜回讲学,说了一整天,他一句表示反对和疑问的话都没有,像个蠢人。退去之后,我仔细观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也能充分发挥,其实颜回并不蠢。”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其实孔子喜欢的是能跟他辩驳,能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而颜回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他虽然不显山露水,但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能牢牢记住孔子的教导,并能在在生活中把孔子的教导付诸于行动。他们师徒厮守多年,孔子当然是了解颜回的,孔子说颜回“愚”,实际上是在夸颜回“大智若愚”。
颜回认真执着的学习精神和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加之悟性极高的天分,深得孔子垂爱,也令他成为后世心中的亚圣。虽然他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四十年,但他以的深湛的学术造诣,开山立派,创立颜氏儒学,是儒家八派之一。当颜回去世时,孔子悲哀地说:“天丧予”---“苍天要毁灭我的生命啊!”可见其师徒感情之深。
颜回在倾听老师教导时,言少,而能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实际上也是颜回“知行合一”的表现。
在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就是颜回这种沉稳内秀的品格,还有人“嘴尖皮厚腹中空”,耍起嘴皮子,一套一套的,真正最起来,便原形毕露。所谓“整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就是说的真正有学问的人,很低调,反倒那些有一点学问的,四处招摇,生怕不被人知道。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视”“观”“察”,这是孔子总结出的了解一个人,判断一个人的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由相生”不无道理。一个人内心的富足与贫瘠,慌张与淡定,都是可以通过人的神情表现出来的。如果一个人和善待人,充满善念,那他看待万物的眼光一定是平和、温情的,反之,如果一个人心理黯淡、恶的念头充斥,那他体现在外的一定是对世间万物的戒备和敌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要想更加深入得了解他,则需要进一步观察他的言行,他的喜好,进而判断处这个人的脾气秉性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的这种“知人”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范例。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复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在做学生,甚至做老师阶段期间,一直机械地理解这句话为:“复习就知识,知道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现在回过头来,觉得自己的理解太浅薄了。
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似乎是专门针对学习而言。其实从宏观上来说,任何事都如此。在已掌握事物规律和已有的经验后,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从中悟出不同于之前的道理,用于指导我们的行动,那也是不简单的。为人之师当然没有问题。
这里孔子强调了一个“活”字,活学活用,别让知识成为一潭死水,而要成为一泓流动的水,这样的水才会保持长久的清澈和活力。
12、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所谓君子,不应像盛东西的器物一样,只能盛放一样东西。”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
子贡在孔子弟子中列言语科,虽然长于此,但未免有只说不做之时,孔子告诫他,做完一件事之后再说出来,才算是君子。
关于说和做,有几种表现。有的像孔子所认为的君子一样,把事情做完做好,再说给别人听,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人格体现,此所谓“敏于行而慎于言”。有的只是限于嘴皮上的功夫,先把事情宣扬出去,其实并无做到的实力,换而言之,“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类人巧言令色。与君子无缘,可说是小人了。还有的人,自己的行动计划先告知于人,结果有的做得到,有的做不到,这类人即所谓俗人。
孔子的这段话虽然是在教育子贡,其实也是在告诫为政者,应当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不要总是做些表文章,用些好话糊弄老百姓。只有做了才是最有力的证据,才能让老百姓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