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由P波、PR段、QRS波群、ST段、T波、(u波)组成。
首先先明白各个阶段波形的来源即代表的含义。
心电图的图形是由心脏内心肌细胞产生的电活动被安放在身体上的可测电活动的相关导联捕捉后所产生的。
导联分为肢体导联及标准导联,I, II, III,I导联由右上肢到左上肢方向,II导联由右上肢到左下肢方向,III导联则是由左上肢到右下肢方向。(如图A)
心脏的方向并不是直立的,而是向左倾斜一些,同时又有些向左旋一些,即正常情况下大家以“右心室”面对这个世界。
因此,II导联所在轴与心脏轴是较为平行的,而正常人心脏的电活动也是从右上到左下,也就是说II导联是有资格代表心脏大体的心电活动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由窦房结发起并开始传递,窦房结则位于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界处即右房的右上方,窦房结起先发出指令(即激动),右房先收到指令信息,也开始向下方发出指令(即激动),但同时右房和左房之间有个更快的通道即Bachmann纤维,即左房紧接着右房也收到指令(即激动)。在这一系列电活动发生时,II导联捕捉这一心电轴最开始的信号,在图纸上表现出一个逐渐上升的线条(右房激动),到达顶点(右房+左房激动)后线条逐渐下降(左房激动又强到弱)——P波形成。
P波便是心房由开始激动到结束激动所代表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