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本身在金融行业,所以开源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多和比较能接触到更好的投资项目。专注工作,为更多的合格投资人推荐更多的投资项目,是本职工作开源;自己跟投项目是开源;投资指数基金是开源;投资可靠的收益较高的债权项目是开源。
更详细的暂且不能写出来,因为会牵扯到项目推荐,那就要按照法律法规先做合格投资人问卷,风险测评了。
我想更多的谈谈本周必读书籍的读书收获,《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我必须坦诚的说,刚开始对这本书是比较“不屑”的,因为会先入为主的认为“太小白”,开源途径怎么可能比专业人士了解到的更多?但要避免犯下查理·芒格说的“讨厌倾向”,要“凡事总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这么多的人都喜欢这本书,并且被列为理财学习小组必读,那一定有她的道理所在,那就看看吧。
前面的篇章看的比较快速,因为开源途径真的都比较简单。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最后的部分,我基本就是那叫小P的朋友,一向对“节流”充满不屑:钱不够花?还不是因为挣得少,挣得多自然就够了呀,节流?才不要呢,该花的钱不让花,多痛苦。但三公子的分析娓娓道来,我就被打动了,老老实实的仔细梳理自己2016年的所有账单,发现,有些消费真的是没有必要,还有很多比较“无脑”,这就像蓄水池,即使上面的水量再大,下面如果更大的话,可能永远都蓄不满。我也老老实实的关掉了“不必要24小时开着的热水器”,此时认识到,这其实并非有关能省几块钱的问题,其实是有关对自己生活清晰掌控的问题,在这个层面来看的话,所有的节流都是有意义的。所以,这节流对我而言也是开源的一种了。
至此我也决定将自己在节流问题上的心态归零,好好的当个项目来管理,竟也能够从中体会到很多的乐趣,很有意思。
谢谢三位小组长认真付出的时间精力,谢谢你们良好有序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