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讲故事最易入的三大误区
1)教知识
罗辑思维最近在推一本孩子的百科全书,据说是科学家们耗时十年,把所有孩子可能会问的问题,用最经得起考证、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教会父母,然后熊孩子再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就可以从容应对了。虽然我是罗胖的死忠粉,但我也不得不说这种书并没有什么卵用,完全走错了方向。
这是用成人的思维在想孩子,如果你还没有僵化到完全回忆不起童年,请你努力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想问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是怎么结合的吗?还是想看看一个裸男的身体构造和一个裸女的身体构造有什么不同的绘本?
明显不是,我们只是想知道“父母是不是爱我们”。我们想要听到父母的解释,是小白兔跳啊跳的故事,或是童话王国里王子与公主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孩子世界是梦幻,他们不需要提前知道现实的或真实的世界。
我看过一位妈妈描述过这样一段经历:
儿子问,“妈妈,我有黑影。为什么?”
妈妈心里想怎么要给他解释光遇到障碍物,不能穿透.......
儿子又说,“妈妈,你也有黑影。”
她一边想,一边回应到,“嗯,妈妈也有黑影。”
儿子略带哭腔的问,“妈妈,爸爸老是说我黑,我是不是不是爸爸亲生的?”
妈妈本来脑子里仔细盘算着要画张求阴影面积的图来解释黑影问题,听到儿子这么说一口老血快要喷出来。
原来孩子问的不是黑影,问的是“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
2)讲事实
有位爸爸带五岁的女儿去玩农家乐,小河边有一群小黄鸭,女儿跟它们玩的很欢,小鸭子真可爱。中午吃饭时,老板端上来一锅老鸭汤,爸爸就逗女儿说,“这就是刚刚跟你一起玩的小鸭子”,女儿听后便大哭不止。我们真的要告诉孩子,世界的真相是多么残酷无情嘛 。
3)说教
丽娃老师说,她小时候妈妈很会讲故事,可在故事的结尾妈妈都要加上启示录。吃饭饭粒掉在桌子上,以后就会嫁给麻脸的男人,从而告诫她要节俭。她听着故事很入神,一听到启示录就惊醒,“妈妈又要说教了”。
我小时候也不明白,赖宁、邱少云、董存瑞的英勇事迹到底要告诉我什么。我一直以为这是在说,当身体感觉疼痛时,不要告诉别人一定要忍住,我们要有强大的意志力。上初中时,我想上厕所时不敢告诉老师就忍住,依靠强大的意志力,终于把自己憋出了肾腹水、输尿管结石。
故事的教育意义有时候会让孩子反感,有时候会被孩子曲解。
我们为孩子讲故事,不应该是说教、也不应该是纯知识、更不应该是血淋淋的事实。
父母纯读绘本的三大弊端
现在从欧美和日本流传和引进过来大量的绘本,有些设计精良,直接读绘本给孩子听好不好呢?
不能说不好,但确实有三个弊端。
1)绘本上的故事,是别人的故事,大量是外国人的故事,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文化。
2)绘本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你先读了《红楼梦》小说,你会对宝黛钗等等很多人物都有自己想象中的音容笑貌;而如果你先看了电视剧《红楼梦》,再看小说时,脑子里会不自觉地浮现电视剧里人物的形象。这就是想象力受限了。
3)单纯读绘本没有爸爸妈妈不看绘本自己说出来的故事好。
为什么呢?
我在小巫艺术养育学堂时,做过这样的练习。5-6个妈妈围在一起说故事,第一轮先拿本书出来读故事,第二轮不看书自己讲故事。两轮下来,我们体验有什么区别。好多妈妈反应,第一轮读故事的时候,只关注文字了,没走心,有时候读完了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而且读故事的时候,眼睛看着书,没办法再跟大家有眼神的交流。而第二轮妈妈讲故事能够绘声绘色、手舞足蹈的讲故事,从心灵里自然流淌出来,感觉每个妈妈都是故事大王。
给孩子读绘本的父母们,你们也可以试试,征求孩子的意见更喜欢用那种方式来听故事,是读绘本还是直接听你们讲故事?
总的来讲,父母编故事讲故事要优于读故事,但父母读故事要优于用故事机,因为故事机里播放的声音跟孩子没有互动,孩子很容易走神,会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父母亲自编故事讲故事的三大好处
给孩子讲故事的好处多,我为父母们列出三点。
1)新生儿也需要故事
我坐月子的时候,听开了十几年月子中心的余姐说,她照顾过一对双胞胎,特别能吵。一到晚上就哇哇地哭,怎么哄也哄不好,一个哭,另一个哭的更凶。好几个上大夜班的月嫂都被他们气跑了,余姐没办法到了晚上,只能自己亲自上阵,照顾这对吵闹的双胞胎。她怎么办呢?就一直对着他们讲故事,将带他们去动物园,有那些动物,动物们在做什么,他们怎么和动物们玩......讲了半个小时,两个孩子终于都安静下来了。后来他们哭的时候,余姐就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陪伴这对新生儿,他们就像能听懂一样,故事带来平静。
孩子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故事,从简单的故事到复杂的故事,从童话故事到英雄事迹,每个阶段所需要的故事不一样,父母可以随时跟着孩子的需要讲故事。
2)黑灯瞎火更容易入睡
哄孩子睡觉时,如果是读绘本,孩子有时候读了十本绘本还没有睡着,而且越读越兴奋,还要读更多。因为读绘本的时候开着灯,再加上绚丽多彩的绘本刺激,很容易兴奋不己。如果是父母讲故事呢?可以关上灯,让孩子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你讲。这样不用讲多久,孩子就睡着了。
3)父母自己编出的故事更贴近孩子
父母自己讲故事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带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这些都是可以传承给孩子的宝藏。直接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可以随时打断,向父母提问,也可以跟父母用眼神交流,讲故事就是高品质的亲子陪伴。父母的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观察孩子当下的需要,就可以编出更贴斤孩子的故事。孩子不刷牙可以编故事,孩子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可以编故事,孩子不爱上学也可以编故事。绘本和故事书里的故事,父母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偶尔给孩子读,作为编故事的素材,随时随地编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故事。
明白了父母为孩子讲故事的好处之后,我会在接下来几天里给大家介绍讲故事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