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四十分,通常是我们全家外出打工的时间点。天还黑漆漆的,我和爸妈收拾好行李,提前二十分钟等候在小镇街口。五点四十分,一辆开往苏州的大巴车便会缓缓驶来。
父亲说今年大巴车改了时间,以往是五点四十,今年是六点整。也罢,以往五点四十分是大巴车从小镇街口出发的时间,然后顺着临近的几个村落溜达,直到把座位填满,车子才正式驶离,那时候天已经亮了。
这几年大巴的生意不景气,加上小城通了高铁,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出务工者放弃大巴。我们没选择去车站坐车,自然是考虑到距离问题,反正上车一样买票,早晨出发,一般中午就会到达苏锡常。
这次,爸妈和我同坐一辆车。自从只身前往成都工作,我有好几年没和他们坐一辆大巴车了。车子一路向南,我打开出发前夜买的面包饮料递给爸妈,他们在一两次推辞下最终接过我手里的食物。
司机通知无锡到了,爸妈要下车了。临走前,母亲回过头交代道:“到苏州了,记得打个电话。你就去你大哥给你介绍的公司,别乱跑。”我应了声,目送他们下了车。
当天下午1点,我到达苏州火车站。看着人来人往的广场,我一下子陷入了迷茫。以往我来到一座从没来过的城市,都会有人过来接我,而这次没有人。我才明白,我是一个人的闯荡,想想快三十岁的年纪了,还要别人迎接,我自嘲似的笑了笑。
我的行李很多,一个双肩包,一个手提拎包,一个密码箱。双肩包里是杂物,拎包里是几件换身衣服,最重的是密码箱,里面放着几摞图书。其实这些书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被我寄存在了老家县城的同学那里,重达三十斤。之前我和他说过,等我工作稳定了,再托他邮寄过来。
没办法,在我眼里,书就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温暖我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我不忍丢弃的精神财富。
我坐在广场上的花坛边,几个中年大叔一直过来问我是否需要打车,我一概高声回应。对于陌生人的过度热情,我一直从心里上排斥,没有什么好脸色,只会助长我的暴脾气。我打开某软件,寻找周边的住宿,最终锁定了一家日租六十元的快捷酒店。本想寻找五十元,发现根本没有。到底是大城市,对我这样抠门的人一点也不友好。
我躺在酒店里,大哥介绍的工作显然不适合我,我决定自己找工作。来苏州前,我冲着文案策划编辑的岗位投了不下30家公司,最终收到面试邀请的不过三五家。一家在昆山,公司在招聘总经理助理,招聘人员直接加我微信,觉得我特别适合。我犹豫了,不打算前去面试了。一家在姑苏区,公司是做教辅资料出版的,招聘一名校对人员,工资不是很高,吸引我的是包吃住。在苏州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方,民营企业包吃住确实挺稀罕。还有一家公司在吴中区,是一家网络公司,招聘文案编辑若干,我有幸被选中要去参加面试。
当晚,我在附近吃了晚饭,一个人去了平江路转一转。街上人流少,问起酒店老板,他笑道:“苏州这边10点左右基本都睡觉了。”哦,成都夜生活丰富多彩,苏州这边不一样,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晚上出来闲逛有点意兴阑珊。
第二天一早,我乘车前往姑苏区的文化公司应聘。我对自己的学历劣势心知肚明,所以在离开成都前早有准备,特意将过去发表的纸媒作品复印了一遍,只为了找工作时能为自己加分。这办法果然凑效,面试我的总经理对我青睐有加,说我挺有上进心,不仅后来读了函授,还发表了如此多的文学作品,便答应录用我。末了,他说我下午没事的话,现在就可以直接上班了。我本打算下午继续去吴中区那家公司面试的,结果被他一抢白,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办公室学习了。
四名校对人员,只有我一个是男生。我在一个有资历的姐姐帮助下开始学习校对的标注符号,仅仅两个小时便学会了。第二天上午,苏州下起了雨,公司通知八点上班,我突然不想去上班了,于是找个理由给总经理发过去,想请假一天。在我前往吴中区的面试路上,总经理发来了回复:经综合考虑,你不适合公司,请另寻高就。
我一笑了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面试文案编辑,接待我的是一个姐姐,她问了我很多,我一概如实回复。尽管前一份工作多多少少和文字沾边,但毕竟不属于正儿八经的文案编辑。我照例把发表的作品复印件递过去,姐姐说:“现在年轻人很少看报纸看杂志了,报刊不是主流了。”我说:“我既然能发表在这上面,这就证明我写作上是没有问题的,我有这个信心。文章发表在哪里不重要,这个只是平台不同,更何况纸媒的门槛要比新媒体的门槛要高。”她又问了一些其他问题,我坦率回答。末了,她说先让我回去等消息。我心里忐忑不安,直到在下午两点接到她的通知:这两天安顿好,下周一入职。
找房子也是相当不易。面试通过后,我开始在网上看房子,目标选在月租400-600之间。选中了几个比较满意的价位,我一一打电话询问,他们纷纷表示随时可以看房,但我却犹豫了,因为他们也明确表示:我要看的房子都是车库。租车库意味着什么,我很懂,我们家就有车库,阴暗潮湿的地方,条件艰苦。
这时,负责面试我的姐姐在微信里推给我一个人的名片,她告诉我,这是她认识的一个房东,叫我联系他,问问他手里有没有房子。
一早,苏州下着小雨,我去看房了。一个老头在小区门口等我,打开一间车库的门,笑道:“这房子一个月600元,你要不要?”我反问道:“合租的话,有多少钱的?”他说:“那种我这里也有,一个月1200元。”见我犹豫,他又问我:“阁楼,你要不要?”“多少钱?”“一个月100元。”老头说的话值得怀疑,我在网上看的合租房也不过元,还在同一个小区。
很明显,我不满意。
我打着伞站在路口,继续掏出手机看房子。这时在老家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某地铁站附近有便宜的房子。他毕业后在那边待过,熟悉。我看了下距离,坐地铁的话需要一个小时。行,也能接受。我找到了一间月租400元的合租房,坐地铁赶到那边看房,没想到房东打开一间宽敞且带阳台的房子问我:“这间如何?”满意当然满意,她笑道:“这房子一个月900元。”
我正打算离开的时候,她说400元的房子租出去了,她亲戚那边有500左右的合租房,可以去看看。房间在高层的顶楼,没空调,小是小了点,但还算干净,电脑桌和柜子也是新买的,尽管一看就是便宜货。
房租550元,电费充卡缴费,总体来说还算满意。我签了租房合同,到物业处办理了人脸识别(相当于门禁卡)手续,下午到亲戚那边拿了行李,当晚就住了进来。
今晚是住进来的第六个晚上,每天7点多起床挤地铁,8点多到产业园门口买早饭。
我在文案组,负责撰写旅游文案,文案组的10个人,只有我一个男生。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现在已经上了六天班。面试我的那个姐姐曾说:“没做满7天是不结算工资的。”我想,我应该能拿到工资吧。
新工作节奏快,每天都有固定的任务量,除了一门心思写稿子,划水摸鱼想都别想。做不完当天工作的人,得留下来加班。还好,我每天都是按点下班。
来苏州工作,进厂上班最容易。那些年我也进过厂,每天如机器一般活着,每晚熬夜用身体健康换来四五千元。没发展前途的工作,虽然容易入职,但不是我想要的。
机会总是伴随着挑战,不去试一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力如何。万事开头难,走过一段最累的日子,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对吗?
文|钱先峰
图|网络
钱先峰。
90后作者。
江苏人。
即将出版《曾经的闯荡充满荆棘》。
总有一天我们会用自己的力量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