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的内容中主要是整理了一些现在市场中,海外专车的公司以及核心的几家财务数据情况。
现在海外几家头部公司的交易额体量都不是特别大,基本上一天的订单也就是3000多;但是我估计HolidayTaxi在被Hotelbeds收购之后,利用Hotelbeds的资源,订单量会得到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整体来说,一家公司的交易规模也不是特别大,考虑到现在很多公司的2017年财年的财报都还没公布,按照2016年的数据来做预估真的会差很多。所以,按照现在主要以差旅市场为主,并且核心的还是集中于欧洲和北美市场,基本上一家专车类公司的体量,大一点的也就是10个亿的交易额规模,这里说的是人民币。
这类公司基本都是依附于B端的OTA、航空公司、差旅公司和企业等等而生存的,而跟网约车的专车市场所走的路子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
01
海外的这类专车公司,主要都还是以差旅市场起家的;就是做一做企业的生意,以及一些航空公司的生意,而休闲旅游的市场所带来的订单一直是比较少的。
全球的经济发达程度来说,还是欧洲和北美市场比较强,并且,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消费群体购买能力强很多。
当然,目前中国市场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这里说的是中国以外的市场,后面再说说中国的市场。
欧洲和北美市场中,大家的消费习惯主要还是以租车为主。在租车市场中,有很多巨头的公司,比如安飞士、赫兹等公司,都是百年的租车企业。在租车领域都是深耕多年,并且是上市公司。
而专车的公司,基本上做了时间长一点的,也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体量也比较小,没有看到哪家公司已经上市。说明这个市场还没有迎来爆发期,并且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未来还有很多的增长机会。
网约车公司Uber、Lyft今年上市,基本上是一个强心剂。Lyft上市之后,公司的估值是两百多亿美元。
Uber近期已经提交了招股书,其最后一轮融资的时候估计是七百多亿美元,上市后的估值估计要在900-1000亿美金的估值;当然,也有机构觉得Uber的估值可能会到1200亿美金。
在中国的在线旅游公司里面,最大是携程,看了一下他的估值(4月14日看的),是两百多亿美元。全球最大的OTA是Booking,该公司的估值是九百三十亿美金左右。
02
说实话,网约车类的公司确实是快速圈住了用户,获取了巨大的资本支持;但是大家也都看到了,现在亏损的一塌糊涂。Uber的最新数据公告,其在2018年亏损了30亿美金。从2016年以来的三年内,Uber的运营亏损超过了100亿美元。
网约车公司,最后要靠什么来赚钱,现在貌似大家都还说不清楚;反正今年Lyft上市还是蛮顺利的。
现在要想在网约车市场中,再造一家类似于Uber、Lyft、滴滴和Grab这样的公司基本上很难了。即使是有非常大的资本来支持,也不一定烧得出来。
03
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中,原有的租车市场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其实可以看Booking集团近一两年的财报数据,其旗下的租车的业务,在2018年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呈现的增长数据,基本上已经开始不怎么增长了。
对于Booking这样的集团来说,如何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来实现集团业务继续发展,并且撑住自己的股价,是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毕竟,他们家核心的业务就是三块,机票、住宿和租车。
其实,这两年在住宿版块已经找到了故事点,也就是跟Airbnb火拼;讲民宿业务增长的故事;而机票业务对于海外的OTA来说,体量都是太小太小了,看了Booking的财报,他们每天的机票出票量,估计还没美团点评多吧。如果对比携程的机票出票量数据来说,简直就是太小了。携程主要做的还是中国市场,而Booking怎么说,也是全球化深耕多年的公司。
Booking这样的巨头OTA在用车业务上,只是成立一家公司Rideways来做;投入不是多大,现在Rideways的体量也不大,主要的订单来源,还是Booking官网的流量。Booking自己做的不怎么样,但是投资还是需要到位的,专车市场上,投了滴滴5亿美金,还有就是投资了东南亚的打车应用Grab,2亿美金。从现阶段来说,主要还是为了买流量入口吧,还没有看到更多的整合点。
04
北美和欧洲的市场中,相对来说,英语的这一种语言是通行的,并且当地的道路建设以及信用体系,都还不错;租车业务的发展都很顺畅。但是这两年,租车业务增长停滞了,所以很多租车公司也开始在准备拓展专车业务。
毕竟,这两年Uber、Lyft这类公司的快速发展,拿着大的资本去教育市场,也是时候去开拓这一块的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