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精力管理有点失控~不知道怎么排优先级了,处于振荡期。
事情很杂乱,自己也在尝试不同的方向,在杂乱中梳理,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都干了些啥呢?
01 本职工作
本职工作我干得还OK吧,毕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时间研究中台、数仓、指标管理,反反复复做竞品分析和体验。
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踩坑的过程中,对 one data 理论理解更深入了,也基于这个理论,将公司数仓和指标体系的骨架是搭建起来了(还遗留了很多细节交互问题,当然,更多是前人留下的)。
2/8定律真的挺好的。用20%的精力深钻某个领域的核心,基本能搞定该领域80%的问题。
抓大方向以及核心,适当放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
当产品都没有真正运转起来的时候,别搞太多虚头巴脑的交互细节,也别做太多系统约束,健壮性差点就差点吧,先跑起来再说。
02 写作打卡
一方面,输出可以倒逼输入。总得有点输入,才能更加顺畅的输出。
另一方面,教是更好的学。通过输出,将自己脑子里原本比较不清晰的内容,结构化、系统化,知识理解更深入,也有条理得多。
写作的基础,肯定是记录,其次是思考,最后是整理和优化。
我通常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记录,聊天记录、读书笔记,我都会记录下来,然后按照主题去梳理,整理每日打卡的内容。
有的内容,可能我会反复写,但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在反复的过程中,也会写得更加简明和精炼。
简明是因为理解更加深入了,可以用生活化、浅显化、多样化的例子去举例。精炼则是因为输入多了,练习多了,逻辑思维提升,词汇量提升了,文章组织更好了。
最近因为精力有点从本职工作上分散,导致公号数仓系列的文章没有继续整理和发布(节奏断了,有点阻碍涨粉了)。
03 社群的内容运营
与此同时,我兼顾着知识星球的某个专栏的内容运营。
要做的事情主要有:约稿、审稿,发文。看似简单,其实我用负责人心态在做这个事,之前会思考如何优化各个环节的问题,从供需、供给的角度去思考整个过程,花的心思也不少。
前阵子干得很累,自己卖力约稿、审稿,大包大揽的,挤占了自己大量的私人时间。
因为事情太多,计划有序退出。我的上一任也很用心,也干得很累,但其实有些点做得不好(实事求是,负责人自己一直太累,可能就是管理上做的不太好)。
在退出之前,我还是决定先把整个运营机制、运营技巧传授给下一任负责人。
开会过程中也跟两个小伙伴发生了思维的碰撞,收获还是挺大的。
主要是明确了做事的初心,有付出,有回报。哪怕作为社群的兼职运营人员,不可能一直靠爱发电。
会上,我带领小伙伴把运营目标、评价标准、运营动作都明确了下来,传授了我自己的运营技巧(约稿方式、审稿技巧都讲了一遍),还设定了招募和退出机制,制定了轮值的规则,基本上细化了每周、甚至每天的工作。
讲完以后,我和小伙伴都轻松了一些,毕竟目标明确了。
后来甚至觉得,如果按照机制运行良好,每天花的精力也还好,或许我都不用退出了。
人呐,果然还是懒。
从负责人的角度出发,我自己犯了很多错误。懒得去梳理,懒得去做规划,懒得带团队,哪怕自己单干要承受很多痛苦和压力。
这个事情还是挺有收获的:构建一套规则,让它运转良好,应该挺好玩的。
04 创业项目
居然还有第四项,我可真能折腾。
我还干嘛了呢?参加了某个"业余创业项目"。
我平时会帮助另一个星球的星主整理星球的内容和干货,时不时也参与社群运营。最近我接受他的邀请,参加到他的某个创业项目。
我得收集资料,准备活动,改写文章。反正为了目标,想法设法搞事情。
虽然这个项目刚开始,但在这个项目中,我感受到的压力更大,感触更深。
重点聊聊。
这个项目里,聚集了不同的人,大家背景都还挺不错的,有成功的业务操盘手,也有成功的运营人员,感觉就我是个小透明+铁憨憨。
在唐老师的星球圈里,我可以游刃有余地分享,但是加入到履历优秀、经历背景都不错的精英团队时,我仿佛将自己的自信放入了仓库,有点胆怯,谨小慎微。
我花了一点时间来调整心态。
来自于大厂的人,他们真的非常自信。但,他、她真的比我优秀许多吗?
在我的领域,我是比他们强的,只是我还没有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普世价值里面被人们认可的东西,简而言之,成绩里面,没有惊人的数字,更没赚到惊人的钱,哈哈哈。
我重新思考:这次尝试,不仅仅突破舒适圈,可能直接突破了拉伸圈,直接跳到了困难圈,进而导致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巨大压力。且不说项目最后会怎么样,这次是不错的尝试,让我认知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去寻找自己的节奏。
不同的赛道,做的生意、玩的游戏涉及到的范围不同,获取的成功程度不同,所以有的人,说努力比选择重要。
但其实,到了一定程度,成功的定义就非常模糊了。比如,赚一个亿和赚十个亿的差别,就不是那么明显了(有生之年系列)
不同性格的人,花心思,聪明地努力,傻瓜地努力(不被人理解时继续坚持),都会有自己的成功。
成功的维度,从来都不是只以钱、权为唯二的评价标准的,除去外界的评价标准,主要还是要自己内心认可。
如何评价成功,这可能跟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的成长环境有关,跟我们内心认可的价值观有关。
有的人,认为金钱能带来地位,权贵地位能带来安全感。比如,有的销售,在进行产品售卖的时候,可以无所顾忌,甚至可以说自己不相信的东西,虚假的东西。赚到大钱了,他觉得自己成功了。
有的人,认为诚信很重要,不愿意伤害别人。那他可能很难说一些自己不信任的东西,当ta用某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挣到钱的时候,反而不会有多大的快乐。坚守自己的内心,呵护了那份美好,他也觉得自己成功了。
结尾
这篇文章,笔墨不均衡,差评!哈哈哈,还是来个结尾吧。
成长的过程,我们将面临无数的选择。
在做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会迷茫和焦虑,在突破自我向上生长的时候,也会紧张和不安。当我们突破之后,可能心态就稳定了许多,能够心平气和地向被人诉说自己的故事。
未来的自己再看这篇文章,应该是风轻云淡的吧。
我做了点什么呢?只是焦虑地成长吧~
人应该做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你不妨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