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是新时代特殊的党员群体,存在分布范围广,去向难掌握、集中联系难等问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基层党组织要从做实组织管理、教育培训、作用发挥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一是摸清底数,抓好流动党员组织管理。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散、管理难,建立联动排摸机制,依托全国党员信息系统,通过线上比对线下走访,拉网式排查外出党员,构建流动党员信息库,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去向和联系方式,实时更新动态信息,完善“信息链”,使每一位流动党员都能被纳入有效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流出和流入地党员的联系沟通机制,经常性安排专人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与流动党员沟通联系,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新、信息明,确保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二是创新方式,抓好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流动党员最易出现教育跟不上、学习形式化等现象,管理的重点在于教育好、学习好、引导好流动党员。要围绕流动党员性质,探索更多符合实际的流动教育模式,做到线上学习“不断线”,打造“云上课堂”线上学,依托“党建+互联网”新模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平台,不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学习材料,让流动党员能随时随地学。在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期间,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学习阵地,组织流动党员开展集中教育,通过现场教堂、实地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确保“异地不失学”。
三是搭建平台,抓好流动党员作用发挥。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红旗,流动党员身跨两地,扮演着双重身份,各基层党支部要主动搭平台,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要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提供流动党员交流、服务、学习多元一体化平台,切实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要鼓励流动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尽责,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矛盾调处、隐患排查等工作中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一位流动党员在“归队”中找到“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