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五——知彼解己
要想在公众领域取得成功,即互赖,其实就是和他人之间实现双赢的过程,利人又利己。双方都建立了双赢的思维,接下来要想实现双赢过程,第一步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完全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顾虑,这就是知彼解己,也是良好沟通的基本准则。
你怎么就是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呢?
你到底想表达些什么?
你根本就不关心我,只会命令我!
当我们和别人沟通不良的时候,或口头或心里是不是总会出现这样的话。在和别人对话的时候,总是感觉牛头不对马嘴,双方不在同一个频道上。那这个时候,知彼解己的习惯就派上用场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先知彼,而不是先解几呢?实现互赖的基础是储备丰厚的情感账户,而账户的储备来自于对方对你的信任和依赖。一味自我表达,罔顾对方的想法和意愿,只会让双方渐行渐远,让沟通成为障碍。
要想让对方将你视为知己,对你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首先你在品德上一定要是诚信守诺,值得对方信任,其次在情感上能让对方有被认同被理解的感觉,愿意向你倾诉,最后你个人还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知彼——要想了解对方,就要学会倾听。
移情倾听:其实很多人在倾听上的功课真的做的不好,充耳不闻、装模作样在听、选择性倾听、一字不落地倾听,这些都是倾听的方式,但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因此效果肯定欠佳。
倾听的最高境界是移情聆听,移情不等同于同情,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认同认可对方,不必做出判断或评价。移情倾听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地理解或者说是了解对方的想法、思维方式和感受等。不过移情倾听很可能会被对方影响,因此要注意把握好自己,坚持原则,在倾听的同时保持自己内心的稳定。
有效沟通:我们已经充分理解了对方,那么在与对方的互动中应该做到理性与感性并重。在对话中一定要避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别人的情况(你这样不对),避免追根究底式的探查询问(你到底想怎么样),避免依据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对方(你应该。。。),避免自以为是的衡量对方的动机(你就是懒,就是不想做)。
如何沟通呢?复述对方的话语,用逻辑思考解释对方的话语,用感性渗入个人感觉来解释对方的话语,经过这三个步骤,发展到最后的最佳方式就是合并理性与感性,既解释了对方的意图,又融入了感情,还可以鼓励对方进一步表达和倾诉。
解己——在理解了对方的基础上,再表达自己。双赢的过程一定是以双方互相了解为基础的,我们不仅想要理解对方,我们还希望对方能理解我们。那么当我们告诉对方,我们理解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担忧,给对方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后续的沟通也能顺利进行下去。
沟通重点——将主要精力放在知彼解己上,这是在你自己的影响圈内的,如何理解对方、如何表达自己。不要执着于关注圈中的问题、对方应对行为、周围环境等,那只会耗尽你自己。
良好的沟通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这才能保障下一步的行动,是后续习惯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