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爱有分寸:宽与严要做到恰到好处
父母要想掌握好“爱子心切”的分寸,要认真研究鲁迅说的这段话:“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过于看重“即我”,就会与孩子拉不开距离,因管得过细过严,就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如果把孩子“非我”看得过重,对待孩子过于宽松或放任自流,又容易使其形成胆大妄为的个性。父母将“即我”与“非我”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到松紧有度,收放自如。(023)
感悟:《迷途(二)》
从没有想到,身为教师的我们在平稳的把大女儿送进海洋大学之后,会在二女儿身上栽这么大一个跟头。我在焦头烂额中跟二女儿斗智斗勇之余,开始多方求助:首先我意识到一定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问题了,但问题在哪里,我一时还是一筹莫展,于是我去了心理咨询老师那里聊了聊孩子的问题,借阅了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图书,希寄从中寻求到答案和方法。可那毕竟是慢功夫,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正应了此景。我又寻求了第二种方法,把周围的人员在大脑中过了一遍,看看谁家的娃娃曾经发生过上学困难的过程,运气不错,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位。那是一个真正把女儿当作掌上明珠养着的温柔丽人,听说她家的女孩三年幼儿园,没去过几天。我想她家的娃娃上小学会有类似的情况吧?正好与她比较谈得来,就风风火火的去了。结果人家的女孩虽然幼儿园没上几天,但小学是跟着她上的,去了照样是被老师呵护着成长的,根本不存在不愿意上学的情况。但是经历了十多年小学教育的她,一语道出了真谛:孩子不愿意去学校,那她一定是在学校受委屈了,或者是遇到了她解决不了的困难。你去学校找班主任呀!这一番话让从事中学教育的我茫然了:在我的观念中,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能不给班主任添麻烦就不添麻烦,这怎么还上升到去找班主任协商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