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前身则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学生Blake Masters选修Peter Thiel的“初创企业”课的笔记,之后网络发布之后点击次数惊人,由Peter Thiel参与精编而成。所以这本书更多的应该是关于创业的内容,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去了解如何去创业,包括选择怎样的合伙人、进入怎样的行业、如何进行公司的管理、如何招聘合适的人才、如何建立自己的董事会等等。
确实,这些内容书里都有,虽然简短、但也都非常精辟。
关于董事会:
早期的初创公司很小,因而创始人兼具所有权和经营权。初创公司的矛盾大多出现在所有权和控制权之间,即董事会的创始人和投资者之间。由于利益不同,潜在的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增加:董事会成员可能希望公司尽快上市,为公司赢利,而创始人则宁愿维持私有,拓展业务。如果你希望拜托董事会的控制,那就尽可能扩大其规模。如果你希望它高效运作,那就缩小其规模。
如何激励员工:
如果有人愿意拥有你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而不是现金工资,表明他愿意长期致力于增加公司的价值。股票 虽不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方法,却是创始人使公司保持团结一致的最好方法。
但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却在于前几章,我特别喜欢他的很多观念,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创业领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打破了常规。
垄断市场 VS 完全竞争市场
按照我们学的微观经济学里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中,买家和卖家的数量一样多,不会有供大于求、供小于求的状况,对于MR=MC =P(边际利润=边际成本=产品价格),对企业来说是利润最大的地方,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情况 (如果有误,欢迎指正)。
但是本书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
竞争意味着大家都没有利润,产品没有实质差异,而且还要挣扎求生。在完全竞争中,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
所以要想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取垄断利润。而且历历史上的企业证明:垄断企业推动社会进步,因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垄断利润是有力的创新动力。之后垄断企业会不断创新,因为利润给了它们长远未来的资本,它们有能力投资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这些是困在竞争中的企业想都不敢想的。
(ps:这里的垄断企业是指不是由于国家政策而是企业自身独特竞争优势带来的垄断。)
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非要一较高下呢?
莎士比亚:所有的都争着都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由于没有什么好争的,所以他们为什么而争斗不得而知。
而本书则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竞争使得我们过分重视过去的机会,一味重复过去的模式。竞争使人出现幻觉,徒劳去抓一些并不存在的“机会”。
最近,我突然感觉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怪圈中:作为子女,父母对我们的期待是好好上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体面且赚钱不少),找个好对象,在大城市里买套房。之后,我们成家立业有了子女之后,对他们的期待也是如此。而最后,不到百年,我们会化作一捧骨灰离开人世,而房子在产权期后被收回,抑或是被推倒重建,一点痕迹也不留。我们的人生看上去如此乏味且毫无意义,一辈子似乎就是为了房子和孩子而努力;而最后这些却都很快就消散。
我曾经试图去寻找答案,但是很多鸡汤文或者励志文却告诉我,人生本没有意义,我们需要自己去赋予它意义,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奋斗,不要虚度自己的人生。但是终究最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循环之中,奋斗之后我的人生只会是走上大众眼中的正轨,人生在我心里仍旧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本书则是从一个视角给了我一点点启发:
作者从社会对未来的视角来给了我们这个怪圈以解读:
由于我们把未来看成是不确定的,因此具体的实施计划就无法存在,因此我们只能讲过程看得比实质要重要。同时又因为未来是光明的,所以我们会努力,但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未来,所以我们只能够将多种选择组合起来,甚至希望自己可以生出三头六臂、变得无所不能,最后却只是成为了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
当然,明确的人生愿景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念,让我们选择最应该做的事情,并专心去做好这一件事。但是可惜的是,人生愿景是很难强行赋予的,我们的社会环境已经一点点剥夺了我们的这种能力,并让我们去竞争、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