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月亮和六便士》,就像是作家毛姆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朋友聚会上,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作家娓娓道来,笔法平铺直叙、文风不疾不徐,然而故事情节却是峰回路转、高潮迭起,特别是塔希提岛的一段,几乎是令人心驰神往了。
月亮和六便士,一个代表理想,一个代表现实。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
“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年薪一万磅,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价值,古往今来难分伯仲,孰优孰劣并无定论。一般的人往往在这两者之间左右徘徊,一边追逐如梦如幻的理想,但也脱离不了现实,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苦苦挣扎。大部分普罗大众,虽说心中也有追求,而更多的是为人情世俗所牵挂,走过庸庸碌碌的一生。
可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月亮是始终存在的,而且还时不时地发出她诱人的光芒。而对这月亮的理解和感觉,又是多么遥远而无可名状,无法清晰的描述出来,也就更加难以让别人理解了。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
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可能是很多人穷其一生的追求。
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像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来说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合,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中始终孑身独处。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画家思特里克兰德,本来是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生活小康的伦敦证券交易员,正在走进传统的美好生活。但是,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因此,有一天他突然放弃了一切,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绘画艺术,去寻找那片精神的家园。
他的灵魂中深深埋藏着某种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尽管为他的生活环境掩盖着,却一直在毫不留情的膨胀壮大,直到最后完全把他控制住。
思特里克兰德辗转到巴黎,到马赛,到人烟罕至的塔希提岛。他追求艺术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为了维持生计,他做过各种各样的零工,随便在任何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住宿,甚至因为贫病交加差点死掉了。然而任何舒适的生活都不是他所向往的,只要有钱买颜料和画布,他就不会花时间去挣钱。他心中只有绘画这一个目标,甚至于对他身边的人,包括爱他的女人,他也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
他的脑子里从来没有想到要做任何妥协。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这一点很多人还是能做到的——,而且就是牺牲别人也在所不惜。
思特里克兰德人生的最后阶段,在远离世俗喧嚣的塔希提岛,他终于幸运的触摸到自己想要创造的东西,他创造了大量的绘画作品。
这些绘画已经深入到大自然的隐秘中,探索到某种既美丽、又可怕的秘密。他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令人震骇的东西,是不属于人世尘寰的。
在他死后,他的作品终于成为传世杰作,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赏。连欣赏他的画作,都似乎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心路历程。
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
这个是经典的人生故事,作家毛姆也传达了他自己的人生哲学:
“我也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
“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辽阔 2018年10月4日完成,2023年4月29日修订
斜体文字摘自《月亮和六便士》(作者[英] 毛姆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傅惟慈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