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产品的时候,我们经常接到老大的需求,老大说做啥就做啥,但是我们脑海里可能还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这个需求满足了什么用户。
为了加深自己对需求的理解,更好的站在用户视角看问题,我们可以穷举涉及用户与用户对应使用场景,衍生解决办法,进而确定需求。
一、产品设计核心三要素
市面上,很多产品相关的文章或者书籍都离不开三个词:“用户“、“场景”、“需求”,这三个词是产品设计的核心三要素。
1、核心三要素
用户:这个产品/功能谁会用
场景: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感兴趣)
需求:用户在场景下,碰到什么问题(挑战)?
2、我们说的产品设计,就是不断解决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某些需求。
脱离用户的产品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实际上,我们能常用的,能存活下来的产品都能套上‘用户’‘场景’‘需求’这三个词。比如,微信核心就是解决人与熟人在何时何地都能社交互动的需求。;滴滴出行核心就是解决人在出行时,快速找到车的需求。
3、增加、减少功能并非关键,关键能不能解决用户问题。
功能数量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给用户提供的服务能否解决用户的问题,给用户带来价值。我们要从用户问题出发去挖掘需求,而不只是一味地以个人视角去推断用户行为。
二、思维导图法发散并梳理需求
平时我们经常会‘拍脑袋’想需求,但是这种方式会局限思路,可能只能从有限几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时候,思维导图就派上用场了,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入门级需求整理工具,我们可以运用它帮我们把需求涉及到的‘用户’、‘场景’、‘需求’以发散的方式梳理出来,一般梳理起来会比较全面。
我们看下怎么把这产品设计核心三要素和思维导图结合到一起,发挥我们的发散思维。
要用思维导图法梳理场景与需求,我们可以从下面4个方向入手:
用户:当想到1个功能,先不要想怎么实现,而是想谁会用。
场景:用户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感兴趣)?
问题:用户分别在上述场景下,碰到什么问题(挑战)?
方案:用户现在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根据这4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用户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整理出多个用户对应多个场景、问题与现有的解决方案。然后我们可以从这些现有解决方案中,找出我们需求的落脚点,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事情对用户来说有价值,什么没有。
用思维导图整理方式如下:
1、潜在用户有哪些
谁会对这个产品/功能有兴趣
列出所有感兴趣的人
只要把能想到的穷尽,不用思考可行性。
2、列出用户发生(感兴趣)的场景
针对每一类用户‘分别’往下分解
把‘什么情况’描述清楚,最好简单描述一个故事
3、不同用户分别碰到什么问题?
不用怕重复,‘分别’把每个用户碰到的问题列举出来
不同群体,不同场景下碰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区分‘问题’和‘中性词’。比如‘价格’是一个中性词,‘价格太贵’是一个问题;‘时间’,是一个中性词,‘太早、太晚’是一个问题,等。
4、现在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是用户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你要做的功能的解决方案
有很多用户也没有解决方案,没有就是没有。
举个栗子
前段时间我们在做的运营诊断工具需要做旧系统的功能迁移,要重新梳理我们的功能与服务中心实际场景是否匹配,重新梳理真实场景,便于我们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把握。
我们首先选择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带宽问题’的场景与需求时,按照上述模板梳,我们得出了我们所需的更全面的场景&需求:
1)需求/问题
带宽问题会有4种:带宽突增、带宽突降、回源带宽突增、回源带宽突降。
2)用户
这个问题/需求会涉及到什么人(用户),穷举出来。
#我们这次主要是访谈服务中心同事(项目&客技),从服务中心视角梳理这个问题的场景。所以梳理只涉及项目和客技。
3)场景
每个用户在什么场景下,遇到这个问题/有这个需求?每个用户的场景与需求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4)解决方案&思路
在不同场景下,用户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思路可能不一样,需要逐一列出。
到这就差不多梳理完了。这个是在需求相对确定的情况下梳理用户场景,所以场景对应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开始说的‘需求’。
上述是梳理场景、需求的基本框架,当我们做B端产品,找用户梳理场景时,我们可以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做改进,比如添加一些需要收集的信息、调整模板梳理样式等。
比如,其实我们发现,对于服务中心同事而言,用户、场景、解决方案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独立的,就是说用户都会遇到同样的场景,基本都是用同样的解决方案,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补充我们还需要收集的信息,纵向收集场景需求信息。思路如下:
思维导图是个很好的发散思维的工具,当我们用思维导图梳理用户场景需求后,可以对需求有更全面的把握,也能更直观清晰地找到我们所需的信息。